“因此延誤了工期,未能夠及時完成陛下交代下來的任務,能夠按時將武器裝備送往前線,影響了戰局,或者導致戰局失利的話,屆時恐危及陛下安危,到時候陛下怪罪下來,怕是咱們沒辦法交代啊!”
“當然老臣也不是說不處理這些人,或者說對漢王處理這些官吏的方式有意見,實乃此事萬分火急啊!”
“要不等陛下所要求的武器裝備,全部準備妥當,全部送往前線之後,咱們再停這些人的職,讓他們承擔應有的懲罰。。”
“再說……趙王爺剛剛出征倭國賊寇本土,縱使打的倭國賊寇毫無還手之力,此次一來一回的時間,也絕對不短。”
“這些個官吏,至少現如今不用前往倭國本土,與其讓他們閒著,不如讓他們繼續發光發熱,為朝廷創造價值。”
“如此,方乃穩妥之舉。”
“太子殿下,漢王爺,不知意下如何?”
言辭懇切,公平公正,無任何偏頗。
可謂是說的極為有水平和水準,讓人完全挑不出半分理來。
對此,朱高煦和朱高熾兩兄弟不著痕跡的彼此對望了一眼,倒也並未出言駁斥嗬斥出列直言的金忠,畢竟好賴話兩人自然也都聽的懂,也知道彆人並未有失偏頗。
短暫的沉默了片刻,朱高煦笑了笑,衝著神情憂慮憂愁的金忠擺了擺手,寬慰道:
“金大人”
“此舉,爾放心。”
“此事,咱們心裡自然是有數的,自然也不是那般不知輕重的人,斷然不可能做出那等,讓前線將士破頭顱灑熱血,咱們在背後拖後腿,畢竟本王也乃是武將出身,也心中清楚戰場的凶險。”
“至於你所言工部的這些官吏,此這些人不過乃是管理者,對於整個武器製作,並不參與其中,對這方麵的技術等等,也不過就懂些許皮毛而已。”
“縱使沒有了他們,隻要材料充足,工匠的人手充足,對於前線所需要的軍需物資,就完全沒有任何影響,至於他們這些人,停職後與各部門的協調問題。”
“諸卿更加不用擔心,既然本王有本事將他們換下去,自然也就有底氣,有這個本事找到能夠頂替,能夠勝任他們現如今工作的人。”
“所以對於人員的空缺,諸卿不用有任何的擔心,當然對於後期初到工部任職的官員,本王希望爾等儘可能的給予些許幫助,不要在中間卡脖子,做些惡心人的事情就好。”
“當然.某些人想做,請自己先於心中掂量掂量,那般做事情的後果,如若讓本王知道就彆怪本王不客氣,讓做出這等事情的人,與貶值的工部官吏,後期一同前去治理倭國本土。”
“爾等可明白?”
威脅,威脅,赤裸裸、不含任何隱藏的威脅。
此言猶如一記重錘,重重的敲擊在眼下所有人的心中,讓台下的某些本有些許小心思的人,麵色跟著不由得變了變,心中驚駭的同時,默默的將腦袋給埋得極低。
對於這些個言語,如若是彆人口中說出來,他們可能心中還會適當的掂量思索權衡一下,但方才言語乃是從朱高煦的口中說出,他們這些可不敢有絲毫的陽奉陰違,畢竟對於朱高煦的性格,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讓他們都可謂是心知肚明,這可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主,狠辣程度比之永樂大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隨即,台下的一眾群臣,不敢有絲毫的猶豫,趕忙回複保證道:
“王爺放心,我等知曉輕重,自然不可能做出這等惡舉。”
同時就朱高煦所言的話,也讓台下的眾人心中不由的活絡了起來,目光皆是不由看向一旁的吏部尚書蹇義,總管天下官員任職的大佬,很是好奇朱高煦,方才言語中所言,有能夠直接頂替數十年官吏位置的人,乃是何許人也。
畢竟於工部這地方,能夠直接上手的人,可不多啊!!
一來就是數十個,不可謂不夠離譜。
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蹇義麵色不由得變了變,神情中閃過一縷尷尬,默默的將腦袋給埋了埋,心中很是不爽的腹誹道:
“這些個混蛋玩意,都看著我做什麼?”
“搞得事情他什麼都知道一樣,拜托他真的什麼都不知道的好不好。”
“甭管是今日工部數十人的官吏任免,還是現在數十人的官員任職,眼下的太子和漢王兩人都並未與他通過氣的。”
“沒看到都是與工部尚書宋禮,他們三人一同商議出來的,直接把他這個吏部尚書給撇於一旁了好不好。”
至於這樣的事情,他心中有沒有不爽?
越俎代庖,跳過了他這個吏部尚書,要說心裡沒有絲毫的不爽,又怎麼可能?
但縱使有諸多不爽,又能夠怎麼辦?
太子爺和漢王兩人這麼明顯的聯手,外加工部尚書宋禮摻和其中,他一個吏部尚書又能夠怎麼辦?
就眼下的事情,彆說他這個吏部尚書,就此時朱棣在現場,麵對眼下的情況,怕也沒辦法.隻能心中憋一肚子火,捏著鼻子認了好不好。
所以在麵對一眾投來的詢問目光,蹇義心中無奈的同時,也隻能夠選擇眼不見為淨,妥妥的就把自己當做一個透明人,什麼都沒聽到,什麼都不知道.也什麼都不摻和。
畢竟為官數十年,他有著屬於他自己的為官之道,那就是、反抗不了就默默的享受吧!
隻要不牽扯.不對他動手,一切都無所謂。
這也是他為官這麼多年,曆經三朝.依舊能夠平穩安穩度過的真正原因所在。
得勒。
見吏部尚書蹇義姿態,大家心裡不由的一咯噔,都不是傻子,自然也能夠猜到,肯定眼下的事情,蹇義怕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未參與,直接被朱高煦、朱高熾、宋禮三人給忽略了,壓根就沒有與之通氣。
隨後,台下的一眾群臣,麵色中的好奇之意,愈發濃厚了起來,沒有經過吏部選拔,太子、漢王、宋禮這三人,又能夠在哪裡去找到合適的官員,要知道這所需的缺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亦必須對於工部的某些工藝和技術,或多或少要有著些許的了解的人才行。
短暫的沉默了片刻,金忠低垂著的腦袋緩緩抬起,麵色好奇的半眯著雙眸環視了太子、漢王、宋禮三人一眼,不禁下意識皺了皺眉頭,出言問出心中疑惑,道:
“太子殿下、漢王爺,此事可開不得玩笑。”
“不知,能夠讓二位爺,如此推崇的人,能夠百分之百勝任工部官吏職位的究竟為何人?”
“懇請明示!!!”(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