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何不讓那幾位在軍中任職,解了現在的燃眉之急。
想著想著上官粟便進入了夢鄉。
長林王府。
主院的書房內坐滿了人。
主位上空缺著,左邊手坐的是崔成羽,右邊是他的女婿李總兵,後麵依次坐著一些文官武官。
等人都坐齊,崔廣平才姍姍來遲。
眾人見他到來,起身行禮道:
“參見長林王!”
崔廣平神色不變的走到主位上坐下,才緩聲開口:“都起來吧!”
“多謝長林王。”眾人又是一躬,才起身。
崔廣平打量著兩邊坐的人,“今日叫各位來,是為了就幾件小事。”
頓了頓他繼續說:“想必你們都聽過本王的孫子崔硯秋,在三歲時便被貴州的隱世高人收為徒弟。
如今他學業歸來,以後便留在京中了。”
他的孫兒是他的驕傲,小小年紀武功高強,言行舉止皆不錯,以後定能超過他。
“秋兒,進來吧!”
書房外走進來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郎,身材高挑,英姿挺拔、身上帶著與崔廣林一般的英氣。
一看便知實力不凡。
“祖父!”崔硯秋進來給崔廣平行了個禮。
崔廣平有些淚目,眼裡更多的是欣慰:
“好孩子,快起來,這些年你辛苦了。”
三歲便出去拜師學藝,已經過去十年之久。
“父親!”崔硯秋轉身給崔成羽行了個禮。
“秋兒,快起來。不必多禮。”崔成羽快步到崔硯秋跟前,扶起他。
“崔公子當真是虎爺無犬孫,一看便知是名門之後。”坐在末尾的一個武將大咧咧的說道。
“那可不是,崔公子小小年紀,這一身的武功連我都看不出深淺,可見崔公子的武功之深奧……”另一個人附和著。
崔硯秋眼裡閃過一抹得意。
以往家裡總是會給他寫信之類的。
他很小的時候便知道,長林王府一直在盼著推翻大夏,讓自己做這個天下的共主。
“各位且聽本王一言,本王的孫子確實很出色。
秋兒這番回京,是帶著師弟師妹一起來的。”
“本王已經求得皇上,讓秋兒帶兵攻打倭寇,這樣咱們手裡便多了一隊兵權。
加上本王手裡的二十萬大軍,就有兩股兵權,對之後咱們的大業增加幾分勝算。”
畫風一轉,崔廣平的眼中有些怒火。
“隻是,那皇帝小兒好像是察覺到什麼似的,把成羽的官職給擄了。
想來是對本王有所忌憚,離對本王出手的日子應該不算遠了。
咱們得做好準備。”
永康侯陸豐道:“大夏的領土可以說一半是長林王您打下來的,皇帝此舉確實有失明君風範,心胸太過狹隘,不容有功之人,實乃不義。
皇帝不仁不義在先,長林王此舉隻是為了自保。”
皇帝對他永康侯府不仁,也彆怪他陸豐不義另謀他路。
一個身材魁梧的將軍起身大喊道:“陸侯爺此番說得有理,王爺,隻要您一聲令下,末將們定將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他們不會什麼漂亮的語言,跟著王爺幾十載,上了無數次戰場,一起在戰場上拚殺。
自然是這一生誓死追隨王爺!
崔硯秋看見這些人說的話,眼裡滑過一絲嘲諷,就剛剛說話的那魁梧將軍,他幾招便能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