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卻有些恍恍惚惚的,這一眨眼,他就成先生了?家裡人聽說,都是高興。
偏偏又是吳翠花,在這個時候不滿地嚷嚷起來。
“娘,您這應得也太快了!一點糧食夠乾嘛,怎麼也要收銀子啊!老四隻是跟著劉鏢頭走一趟,都能分十兩銀子呢!老二可是教書,怎麼也要比老四賺的更多啊。”
說到這裡,她突然想到家義,又添了一句,“對了,娘,老四的工錢可有家義一份…”
不等她說完,李老二已經聽不下去了。
“胡說八道什麼,成天就知道算計兄弟,你眼裡除了吃和銀子還有什麼?”
李老二原本大好的心情,被吳翠花給敗壞個乾淨。
突然想起這幾日好似吳二狗在村裡走動過,他眸光冷冷的看著吳翠花。
“是不是二狗子又回來找你要銀子了?你又琢磨著把家裡的銀子拿去貼補他?”
吳翠花竟被他一句戳破了心思,嚇得一顫,趕忙心虛地說道。
“不是,不是!我沒有!”
李老二冷著臉看她。
“哼,最好沒有!若讓我發現你偷拿銀子給他,小心我打斷他的狗腿!再把你休了趕出家門!”
吳翠花被嚇得不輕,臉色發白,老老實實縮回了屋子。
李家小子落水的事,村裡家家也都知道了,正在家裡拎著耳朵數落自家的兒孫,村長就來說送孩子去李家讀書的事了。
這當然是好事了,有人看管孩子,還能學幾個字,起碼比在外邊瘋跑強啊。
於是,一番統計下來,竟也有八九個!
按照先前說定的,每家拿了五斤高粱送去李家做束脩,家家戶戶對著李老二又是好一番感激和誇讚。
李家也沒嫌少,歡歡喜喜地收了高粱,就收拾了空廂房做課堂。
開課那日,村裡人都來看熱鬨,個個抻著脖子蹲在院子裡,北風吹著都不嫌冷。
原本整日上樹掏鳥蛋、下河撈小魚的小淘氣們,這會兒各個都挺直了腰板坐在椅子上,背著小手搖頭晃腦地跟著吳老二讀書,還真是有模有樣!
朗朗書聲在李家院子裡回蕩,伴著樹梢上嘰嘰亂叫的麻雀聲,冬日的陽光好似都暖了幾分,這畫麵…出奇的溫馨有愛。
大夥兒都欣慰地笑著小聲感歎,真是多虧了李家,清水村才變得越發有了生氣,這日子啊,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李老二一開始還有些拘束,被這麼多雙眼睛盯著,身上像是被蟲子爬過一般,怎麼都不自在。
可當他學著當初大哥教他的樣子,也這麼教這些孩子時,奇跡一般就平和下來,不再覺得緊張。
一日兩日三日,淘氣小子們漸漸習慣了每日到李家報道,李老二也越來越有先生樣子了。
他發現這些孩子中,還真有兩個天分好的。
無論寫字還是算數,一點就通,一學就會,心裡更添了幾分自豪和得意。
當然這也有他的功勞,他舍了木棍,直接用銅錢做算數工具。
孩子們異常興奮,好似數錯了,錢就丟了一般,怎麼可能學不好。
傍晚時候,各家的婦人們總是願意結伴來接孩子回家,順到在李家坐一會兒,閒話兒幾句,權當解悶兒了。
李老二這個先生當然是她們的第一誇讚對象。
“李先生真是辛苦了,我們家這個榆木腦袋,居然也會寫自己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