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燉排骨和紅燒肉燉乾菜,都是小陶盆裝著。
其餘幾樣也是最大的盤子,擺盤更漂亮。
李老太招呼眾人,“當自己家,都彆客套。先吃飽,再喝酒,小心空肚子喝酒難受。回去你們媳婦兒該埋怨我了!”
眾人都是笑,嚷道。
“大娘放心,這麼多好吃的。誰還顧著喝酒啊,先解饞再說。”
話是這麼說,但男人哪有不喜歡喝酒的。
不過半飽,眾人就端起了酒碗。
火辣辣的高粱小燒酒下肚兒,就更熱鬨了。
人人都打開了話匣子,說外邊世界的新鮮事。
說馬上春耕,田裡種些什麼,說朝廷的糧稅高,甚至是北邊的戰事。
村裡婦人們在家吃了飯,耐不住好奇,也湊來聽個熱鬨。
淘氣小子們更是跟著老娘鑽進來,偷偷咽口水。
李老太就讓家安家喜拿了乾果兒,分了出去,歡喜的淘氣小子們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陶紅英抽空,進屋看了一眼劉家送來的針線,很是高興。
回到灶間,她就琢磨回禮。
家裡的熏兔子還有兩隻,熏鹿腿也有一隻,但這不夠,而且要謝的是劉鏢頭的媳婦兒。
幸好麵團還有一些,豆腐也是新鮮的,泡木耳也剩了。
於是,她快手快腳蒸了十幾個素包子,又炸了肉丸子,春卷盒子。
最後裝到新籃子裡,蓋上乾淨的棉布。
結果,她準備的是回禮,卻又當拜師禮,派上了大用場。
原來,劉鏢頭說起過幾日走鏢。
家裡春耕,李老四這次去不了,就讓家義跟著。
劉鏢頭愛才,又見家義和兒子處的好,於是,他開口說要收徒。
家義當然願意啊,李家也是早有默契。
當場,家義就跪地磕頭,敬了茶。
李老太趕緊出來尋兒媳,湊拜師禮。
陶紅英準備的那些,正好被征用了,但還是有些單薄…
吃飽喝足,昏昏欲睡的佳音就被抱到西廂房。
“福妞兒啊,你有沒有果子?能不能拿出來一些?你三哥拜師,咱家沒什麼東西可送禮了…”
李老太話才說到一半,還在擔心孫女能不能聽懂。
結果,她的麵前就突然出現了一袋子紅棗,一筐蘋果,一筐梨子。
佳音見奶奶不說話,又拿出兩條活魚。
“夠了,夠了!”
李老太被活魚甩了一臉水,立刻回身,趕緊攔了一句。
“你娘也準備,加兩條魚,兩籃果子就足夠了。”
佳音打個哈欠,歪在奶奶肩頭,秒睡。
李老太輕輕托著孫女,然後喊了兒媳,趕緊拾掇。
待得劉鏢頭父子回家的時候,李家的送的拜師禮,堆了半車廂。
劉夫人接了酒醉的丈夫,被這些東西驚了一跳。
畢竟她就送了一些針線,李家回的也太多了。
還是兒子給她解了惑,“我爹收下家義做徒弟了,這是家義奶奶準備的拜師禮!”
劉夫人這才明白,對李家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劉揚拿了幾個果子就跑了,留下她伺候酒醉的丈夫。
不曾想,她被直接拉上了床。
“夫人,咱們也生個女兒吧。李家的小福妞兒,又軟又胖…”
李家不知道,劉鏢頭抱了抱佳音,就開啟了劉夫人千方百計生閨女之路。
送了客,好不容易拾掇完家裡,老老少少都是累夠嗆。
倒是佳音,睡醒無聊,又啃著腳丫子打理她的空間小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