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英和趙玉茹趁著清晨涼快,早早起來做飯。聽得這話,也是趕緊衝過去。
亮汪汪的井水不算多,隻有往日一半的高度,但卻讓所有人笑開了臉。
餓肚子不好受,但大熱的天沒有水,同樣遭罪啊。
這下好了,家裡又有水了。
正巧有村人來李家借騾車進城,見得李家井裡有水,這人也是歡喜。車也不借了,回家取水桶,就跑來打了兩桶。
李家不好說不給啊,這又不是金銀。更何況,都是一村鄉親,哪能看著大夥兒渴著。
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村子都知道李家水井有水了。
就是村長都跑來探看,附近人家更是都來打水。
李老四見此,趕緊把自家的水缸打滿。
就這樣,爭搶著,沒有半個時辰,水井又乾了。
眾人有些不好意思,紛紛同李老太道謝,末了聚一起,更加發愁。
李老太抱著小孫女,用蒲扇給她遮著太陽,這心裡真是跳的好像敲鼓。
有村人提議,“村長,咱們是不是往山裡躲一躲?”
村長指了遠處的山林,歎氣道。
“山裡也不好過,沒地方躲,而且山裡野獸怕是也找不到水呢。”
眾人都是歎氣,“那怎麼辦?莊稼保不住了,人也要渴死了!”
有婦人開始嗚咽,男人們也勾著頭歎氣。
村長怕李家嫌晦氣,開口攆人。
“要哭回家哭去!天災,誰也沒招兒。”
眾人都是蔫頭耷腦的走了,留下李家人也是歎氣。
陶紅英幾個張羅做飯吃飯,佳音就往地裡掙。
李老太隻能抱了孫女,用蒲扇遮著在地頭轉了轉。
李家的莊稼是澆水最多的,但天氣熱,消耗也大。
莊稼依舊是耷拉葉子了,比旁人家裡能綠上一些。但也隻是一些,沒有更多了…
還是要澆水啊!
佳音打定主意,下午繼續往井裡送水。
但吃了飯,太陽太大,她怎麼掙紮,家裡人都不讓出去。
無奈,隻能等到黃昏時候,她才扯著奶奶到了井邊。
李老太猜了半晌才明白孫女的意思。
她心裡很是複雜,一邊心疼莊稼要旱死,顆粒無收,一邊又心疼孫女,周歲不到就為家裡這麼費心。
畢竟這水不知道是從哪裡找來的,萬一特彆遠呢,孫女這麼小,會不會累壞了?
結果猶豫著,井裡又半滿了。
她隻能喊了兒子們趕緊套車,趁著天黑往田裡拉水。
月亮地,亮晃晃,倒也看得清澆水。
家裡人不明白井裡怎麼又有水了,但這個時候也顧不上了。
多給莊稼澆一瓢水,就能多撐半個月。也許半個月後就下雨了呢!
即便因為長期乾旱減產,但能有一半收成,也夠全家果腹了。
一趟又一趟,天亮時候,大青累夠嗆,全家老少也是困得隨時能睡倒。
至於佳音,已經躺在奶奶懷裡打呼嚕了。
實在太累了,她在空間裡,足足壓了一晚上的水啊。
村人起早來李家碰碰運氣,見到井裡有水,都是歡喜。
再看李家院子和騾車,猜到他們夜裡又澆田了,真是羨慕,又佩服。
這活計太累了,甚至還可能是無用功。
李家居然這般能吃苦,隻為了一點兒希望。
而各家早就放棄了,實在是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