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學子隻給執教先生一人就成,但家仁卻要準備四份,除了執教先生,還有院長、教導他劍術和笛子的兩位先生。
特彆是教導劍術和笛子的兩位先生,因為他落下課業很多,最近一直再給他開小灶。
李老太喊了大孫子上前,家仁進門見這些果子也是高興的不成。
祖孫倆尋了四個新籃子,每個籃子裡裝上二十幾個蘋果和梨子,再加一包紅棗,就滿滿當當了。
佳音抱了一個果子,坐在一邊,啃得汁水淋漓,惹得家仁拿了帕子給她擦抹。
正忙著的時候,王員外突然來了。
李家人都是驚訝,畢竟前日他剛來過一趟,就是針灸,也該排在明日啊。
眾人坐在廊簷下說話,李老太瞧著王員外眼睛有些腫,就惦記他是不是哪裡不舒坦。
王員外就解釋道“昨晚一時高興,喝酒喝多了。”
說罷,他拿出一套文房四寶,還有兩本遊記。
“先前路過書畫鋪子見到還不錯,就買回來了。送給家仁用吧,讀書固然重要,但多看看遊記,也能開闊一下眼界。”
家仁看向奶奶,見奶奶點頭,他就歡喜接了下來,行禮道謝。
王員外擺手,又問道,“洛安書院那邊,可有啟蒙班?我那長子八歲了,在家請先生教了三年,正想尋個書院讀一讀。”
家仁就回道“也有年紀小的學子在書院讀書,但都住在外邊,畢竟年紀太小,吃穿住都要人照料。”
王員外點頭,“這麼說,要送孩子去讀書,還要在小鎮上租個院子了。”
李老太想說,老三一家在那裡開鋪子,可以讓孩子住過去。
但如今大兒子還沒恢複記憶,這麼說總是不合適,她就忍了下來。
左右去書院讀書,不是簡單的事,興許大兒子張羅好了,也恢複記憶了。
到時候讓老三一家照顧侄兒吃住,家仁在書院照顧弟弟讀書也就順理成章了。
李老二本來在山穀那邊,惦記給兒子和弟弟一家送行,就回來看看。
他沒想到大哥也來了,再見到大哥送兒子的文房四寶,就更高興了。
說了半晌閒話,吳三嬸子送了狗剩過來,眾人就要出發了。
這次李老四要趕家裡的騾車去送人,不如馬車快,即便這個時候出發,到洛安時候也要天黑了。
佳音抱了趙玉茹的脖子,親親她的臉,又跑去抱抱伯伯和哥哥們,奶聲奶氣囑咐他們,“三伯,伯娘,大哥二哥,你們要常回來,給福妞帶好吃的!”
眾人都忍不住哈哈笑起來,連聲應著,“好,隻要有空閒我們就回來。給福妞帶糖人!
一時,騾車走遠了,王員外也要告辭,李老二回山穀,兩人就結伴走一段路。
平日王員外很善談,今日出奇的沉默,李老二覺得奇怪,乾咳兩聲,問道“最近生意很忙?碰到什麼難處了?”
王員外搖頭,尋了個樹蔭,引著李老二坐下。
王福牽著馬,自覺走去一邊守著。
李老二瞧這架勢更懵了,還要再問,王員外已經開口,“米娃子,這些年辛苦了,大哥對不住你。”
“啊,不辛苦!”李老二下意識應了一句,說完卻是想起什麼,猛然扭過頭,望著紅著眼圈的王員外。
米娃子是他的乳名,自從大哥失蹤之後,他要撐起長兄的責任,保護老娘和弟弟們,這乳名就再沒人叫過了。
他想問想說,可是嘴巴動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眼淚泉水一樣嘩嘩流出來。
三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