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博林這才重新高興起來,說起這附近哪裡好玩,哪家食鋪的東西好吃。
孫福聽得心裡歎氣,平日瞧著外甥已經很不錯了,但比照李家這個少年,還是差了一大截。
起碼沒人家穩重,沒人家行事周全啊。
李老二想了想,方才接了溫先生,一路到這裡,坐馬車隻有一刻鐘。
而且這巷子是鬨中取靜,出入方便,鄉鄰也不錯,想要再找這樣地方,應該不容易了。
他打定主意,就請孫福去幫忙問詢。
結果,片刻功夫,孫福就笑著回來帶他們去看院子了。
賣院子的老夫妻最喜歡讀書人,聽說是洛安書院的小先生要買院子,立刻就答應了。
這會兒,兩人熱情招呼眾人在院子前後轉悠。
院子前邊是兩間門麵,租給一對兒小夫妻開了個雜貨鋪子,但鋪子同後院並不相通,很好的保證了雙方過日子的私密性。
院子裡正房三間,東西廂房都是兩間,帶耳房可以做庫房和灶間。
正房左側有個月亮門通往後邊的半截小園,角落挖了水井,種了一些花草,開了後門,供給平日出入。
李老二幾乎是立刻就看中了。
房間夠多,家裡人過來有地方住,前邊鋪子以後收回來,自家開個小買賣也方便。
老夫妻倆同孫福熟悉,在李老二也保證以後會好好照看這個他們生活了半輩子的院子後,他們就開了個五百五十兩的價格。
這個價格,相對以前,那是貴了很多。
但如今這裡是新都,突然擠進來太多人,房價都在漲,這價格又很合情合理。
李老二當時就定了下來,甚至趁著衙門沒有下差,直接去換了檔子,把房契寫在了家仁名下。
不等黃昏籠罩整個城市,這座小院就是家仁的了。
雷柏林羨慕的咋舌,鬨著要家仁請客吃好吃的,惹的眾人都是笑。
老夫妻倆還要收拾東西,請李家容他們多住一日。
李老二當然答應了,囑咐他們慢慢收拾不著急,但是溫先生要立刻住進來,方便明日上朝。
老兩口沒想到一直安靜隨和的溫先生,居然是當朝禦史大人,簡直驚訝壞了,誠惶誠恐的趕緊拾掇廂房,先幫著溫先生安頓下來。
溫先生也沒推辭,甚至都沒同李老二客氣幾句。
先前,一下馬車,李老二說要買院子,備著家仁以後來考試,他就猜到這是借口了。
實際李家買院子,就是為了給他落腳。
他若是推辭拒絕,那不是毀了李家對他這片維護之心?!
要知道,他親生的爹娘都沒有如此,李家卻做到了,對他來說,是何等的可貴啊。
千萬句感謝,也不如記在心裡,來日方長,報恩慢慢來。
以後李家,就是他第二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