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侯爺,叫的像個娘們兒一樣。”
“還說常年在外征戰,為國流血犧牲,就這膽子,誰相信啊!”
葉山聽得話頭不對,扭身就鑽進了人群。
侯爺和李老四護著孩子,剛回了酒樓,不等上樓,葉山就追了上來。
侯爺掃了他一眼,他就上前小聲說道“據說鎮北侯不小心打翻了花燈,把身上衣衫點著了,一時撲不滅,就隻能脫光了衣衫……丟了個大醜!”
侯爺挑眉,沒有多說什麼。
奇怪的是李老四也沒好奇多問,逗著閨女一路上了樓。
包廂裡,李家所有人都回來了,孩子們都得了花燈,也吃飽了小食和點心,這會兒有些昏昏欲睡了。
眾人喝了一盞熱茶,稍作歇息,就下樓回家。
侯爺先送李家人到小院,才回了侯府。
眾人玩的痛快,也累的厲害,一夜好眠。
第二日是洛安書院的開學日,孩子們玩得意猶未儘,就纏著老太太要去洛安小鎮看看。
老太太也舍不得兒子孫子,索性全家再走一趟洛安小鎮好了。
於是,旁人上學,頂多一兩個親朋奴仆護送,家仁和禮哥兒倒好,身後足足跟了十幾口子。
這還是狗剩染了風寒,要晚去書院幾日,否則還要加上吳家三口,這陣勢就更大了。
安靜了大半個月的洛安小鎮,因為學子們的回歸,終於又熱鬨起來。
有學子想給爹娘嘗嘗他們喜歡的吃食是什麼味道,就經常有人來李家食鋪門前問詢。
李老三一家不忍心讓學子們失望,放下行李,來不及收拾,就開始準備食材,打算開張了。
眾人幫不上什麼忙,在鎮上轉了一圈兒,就趕回家去了。
村長和趙叔幾個閒著無事,在河灘地裡轉悠,眼見李家人回來,就上前說話。
“城裡怎麼樣,熱鬨嗎?看花燈的人多不多?”
“熱鬨,花燈也漂亮,就是人太多了,一個擠一個,布鞋不知道丟了多少。”老太太開著玩笑,又道“我們家裡在城裡買了個小院子,備著家仁考試時候去住住,等拾掇好了,明年上元節大夥兒都去看燈,就不愁沒有落腳地了。”
“好啊,說不定今年賺錢多了,村裡人都去城裡買院子了。”
“也不一定,我就不去,哪裡也沒咱們碎金灘這個聚寶盆好。”
眾人閒話說笑幾句就散了,李老二和陶紅英幾個急著去山穀看看,李老四卻上了山。
其實果園裡,如今沒什麼活計,很是冷清。
他尋了一塊大石頭,吹著冷風,一直坐到天色黑下來,才回了家。
這會兒,家裡的晚飯已經做好了。
一大鍋小米粥,放了一把紅棗,熬得濃稠軟糯,金燦燦,香噴噴。
五花肉燉了菜乾和豆腐,盛了滿滿一陶盆,還有一盤白菜炒木耳,一盤鹹香椿炒雞蛋。
配上一大簸籮的兩合麵饅頭,加兩碗蛋羹,飯菜就齊全了。
蛋羹當然是佳音和貓哥兒的,其餘眾人喝粥吃饅頭,說說笑笑,吃的倒也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