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計無論懂不懂,這會兒也不敢反駁啊。
再說三公主的嬤嬤,頂著個豬頭回了皇宮,隻要長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出來。
三公主當然要問了,聽說佳音不肯給方子,甚至父皇還和佳音合作開了點心鋪子,她真是又氣又嫉妒。
她才是父皇的親閨女,父皇居然對一個農家丫頭,比對她這個公主還好!
她到底哪裡差了,哪裡比不上那個土丫頭了?
她一氣之下,把老嬤嬤打個半死,更是砸了一屋子的瓷器。
宮裡從來就沒有秘密,更何況易總管一直就在關注這事呢。
於是,晚上伺候皇上沐浴的時候,易總管就把這事說給皇上聽了。
當然,他是不會說公主如何有錯,隻說奴才攛掇年幼的公主,行事不妥,還在外邊隨便抹黑了公主的名聲。
皇上當然不高興,當即就把皇後賞賜給公主的貼身嬤嬤宮女都換了下來,送了幾個更加嚴厲的老嬤嬤!
公主以後彆說烤點心了,連寢宮的門都出不去了!
不得不說,任何時候,都不要隨便得罪人,哪怕是個太監,也能翻手間,治得公主服服帖帖……
佳音不知道公主如何吃癟,當然就是知道,她也隻有拍手叫好的份。
在城裡玩了一日,晚上回了家,她就同老娘、奶奶和何嬤嬤幾個琢磨月餅的餡料兒。
家裡是不缺核桃、花生這一類的東西,紅豆什麼的更是不少。
所以,五仁和豆沙兩樣月餅要烤的最多,分給普通村人和鄉鄰。
至於侯府那邊,再添棗泥和芝麻仁兩種。
而用於走禮的,則是新味道,鹹蛋黃、肉鬆、果醬和綠豆沙四種。
陶紅英自然沒有意見,雖然果醬和肉鬆這些,她都沒吃過,鹹蛋黃怎麼包到月餅裡,她更是想象不出。
但這一年多,閨女一手幫她把私房菜推廣起來,母女倆的默契和信任度可是杠杠滴!
閨女既然說了,那肯定就能做出來,做出來就肯定不會差的!
於是,長長的單子被列了出來。
第二日,陶紅英出門的時候,蕙娘和劉嫂子已經把活計給村裡婦人分配下去了。
有人剝花生,有人剝核桃,有人煮豆沙,忙的不亦樂乎。
其實大夥兒雖然也盼著吃月餅,但更喜歡的是一起為過節忙碌的這個氛圍。
過日子是什麼,就是到什麼時候,就乾什麼事。
端午能采了粽葉包粽子,中秋能吃到月餅,過年更要殺豬包餃子。
彆小看這些聽著普通的小事,卻代表著家家戶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否則,窮苦度日,肚子都填不飽,誰還有心思張羅著些啊。
新村這邊忙著熱熱鬨鬨,大小王莊和大槐樹村那邊也是看的眼熱。
但他們到底投奔過來的時間還短,又沒有一路逃荒奔命的經曆,就是想靠前也有些心虛。
三個裡正商量了一下,還是讓人送了一些紅小豆和花生之類過來,算是表表心意。
就在新村這邊,熱熱鬨鬨忙著準備中秋的時候,侯爺的親兵們終於接了家眷們過來了……
三更奉上,明天早起先去醫院拿核磁診斷,不知要耽誤多久,五點的更新也許要晚一會兒,寶子們彆著急啊,花花儘量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