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連連搖頭,“哪有丟下孩子,自己出去躲災的娘!”
佳音聽得心裡暖極又無奈,隻能繼續講道理。
“奶奶,娘,你們常說我哥哥們,長大了就該出去闖蕩,不能一輩子躲在家裡,總要學本事,以後成為他們妻兒的堅強依靠,也光耀咱們李家門楣。
“同樣,我也是啊!
“我是皇伯伯親封的康樂郡主,還是個女孩子。我總有出嫁,當家做主或者獨自麵對所有世家權貴的時候啊。
“我不能總在你們身後,做個獻寶爭寵的孩子,我該學著去獨立了。
“如今就是個好機會,我才十歲,出去走動應酬,沒有長輩在身邊,若是說錯話,或者辦錯事,也不會有人同我計較。
“而且還有二伯和三伯幫著我呢,實在不成,侯府大管家可是盼得脖子都要抻長了,就等著伺候我出門呢。
“就是女眷裡,劉伯娘和賈二夫人都能提點我幾句,不會看著我吃虧的……”
佳音緩了一口氣,對獨當一麵,當家做主,隱約還有幾分期待。
“總之,奶,娘,你們擔心這新都被我攪合的翻天覆地還成,擔心我被欺負,實在沒必要啊!”
李老太和陶紅英聽得哭笑不得,但不得不承認,佳音說的有道理。
若佳音是普通女孩子,嬌寵一些,藏的深一些,到時候找個知根知底的後生嫁了就好。
但佳音是郡主,總有要走出去獨自麵對風雨和世人的時候。
她們一日老過一日,誰也不能護孩子一輩子……
李老太歎氣,緊緊樓了孫女,沒有再說話。
陶紅英也是扭頭,眼淚悄悄滲進了枕頭裡……
李家對外以李老二馬首是瞻,但對內,絕對是李老太說了算。
佳音說服了奶奶,甚至還捎帶上了老娘,其餘人就再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於是,冬日寡淡的陽光再次灑落大地的時候,李家老少婦孺南下成了事實。
溫夫人昨晚也被溫先生說通了,跟著李家一起收拾行李用物。
李震生傳了消息回來,他找了一個大客船,坐下百十人都不成問題。
家裡人可以多帶一些衣衫用物,免得路上委屈了老人孩子。
陶紅英到蕙娘家裡說了一聲,又去了劉揚家裡,果然劉嫂子要帶著二小子,一起跟去泉州,為劉揚操辦婚事。
按理說劉鏢頭這個當爹的,都該走一趟。
但村裡隻有村長等幾個老爺子支撐,他實在不放心,決定留下來。
幸好,李老太這次帶隊南下。
她可有一品誥命,替自家去女方提親足夠體麵了,女方應該也不會挑理……
佳音雖然不走,但也忙的是腳不沾地。
她要給家裡人準備船上的吃用之物。
點心和果子就不用說了,主要是各色藥品。
暈船的,腹瀉的,風寒的,甚至是解毒的……
這一忙就是七八日,很快到了出發的日子。
李家人沒有張揚,嬤嬤丫鬟們嘴巴也嚴。
村裡幾乎除了村長和劉鏢頭,就再無旁人知道李家人要南下了。
眾人的行李,更是在夜裡已經拉去碼頭裝船了。
所以,村人見李家人輕巧上馬車,還以為他們都去送家義。
哪裡知道,到了軍營碼頭,跳板搭起來,老老少少都上了船。
佳音平日好似不在意,但這會兒還是紅了眼圈兒,偶爾回身抹眼淚,才發現大嫂抱了孩子站在她身邊。
她趕緊催到道“大嫂,你快上船啊!”
婉兒卻搖頭,笑著說了一句話……
四更奉上~走過路過,小仙女們不要錯過,快看這裡有朵花花兒在抱腿賣萌了!再求一次寶子們手裡的必讀票,點點五星和好看就更愛你們呦!筆芯,瘋狂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