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那邊,大公雞都養到了五六斤左右。
之前北征軍回歸,殺了百十隻,如今還剩二百多,留著過年時候走禮,也給各家分一分。
母雞們很是勤懇,經過大半個月的適應,已經開始認真產蛋了,一日總能撿上一千個。
這數字聽著多,但放到偌大的新都,又是冬日缺雞蛋時候,根本不夠賣。
幸好,大槐樹和大、小王莊也都有雞場,除了供給仙客來,再分出一千個蛋給果蔬鋪子,也不算難事。
最讓佳音驚喜的就是蘑菇窖了,當初為了儲存果子和冬菜,地窖挖的很大。
她也不過是隨口說說,取山裡出過蘑菇的泥土,澆水試試罷了。
沒想到,如今當真長出了蘑菇,而且一叢叢的很是新嫩喜人!
若是在夏日,這東西常見,不稀罕。
但如今可是白雪皚皚的冬日啊!
摘上一把,炒個肉片或者煮個湯,味道都鮮的厲害……
佳音心裡有了底,就謀劃開業了。
正好後日,是個開業的好日子,她小手一揮,給城裡送個消息,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晚飯時候,村裡人才知道李老太等人坐船南下了。
雖然覺得突然,但之前劉嫂子要去南邊給劉揚張羅親事,大夥也都聽說過。
家義同劉揚年歲差不多,許是李家著急給他相看姑娘,去南邊走走,順道給家義把把關,這也說得過去。
所以,村裡人議論幾句,也就不再關注了。
畢竟村裡還有郡主坐鎮,侯爺也回來了。
李伯爺、李老四、溫先生甚至是家仁夫妻也都在呢。
彆說村裡日子富庶又安寧,就是天塌了也不怕,還有這麼多高個子頂著呢……
而這時候,新都裡很多人也同樣知道,李家老弱婦孺集體南下的消息。
有了先前家義要娶孤女的傳言,人人都順著這事兒猜測開來。
“哎呀,肯定是李家不同意取這樣孫媳婦,跑去棒打鴛鴦了!”
“我猜也是,但不用這麼多人一起過去吧,會不會是李家小將軍闖禍了?”
“闖禍,你是說……讓人家姑娘抓住把柄了,不得不娶?”
“嘿嘿,這可說不準啊。年輕人,好衝動,特彆是李家這個小將軍,先前可是把國舅爺都踹死了!”
“兒女多了都是債啊!先前還說李家兒孫滿堂,好福氣呢……如今看來,兒女多了也多費心啊!”
“可不是嘛!”
眾人議論紛紛,自覺看了李家的笑話,很是興奮。
但也有聰明人,想到的就完全不一樣了。
深宮某處大殿裡,青煙嫋嫋,燭光黯淡。
一個老太監在小聲稟告道“主子,李家老少突然走掉,實在是事先一點兒征兆都沒有。
“碎金灘那個地方防備又嚴格……奴才有罪,辜負了主子的囑托。”
好半晌,才有老婦人的聲音回道“罷了,算她們走得快,一家子無用之人,鼻子倒是靈敏,不等動手就嗅到異常跑了。
“幸好那個小丫頭還在,於大事無礙。”
老太監許是有些不甘心,問道“主子,要不要找個借口把李家人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