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安排最好。
佳音放心了,家裡人也覺得很妥當。
但計劃從來都沒有變化快,或者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隔了一日的小朝會上,又有人被揭發出來,依舊是被太後指使,做下了何等惡事,列的清清楚楚。
但不同的是,有七八個官員出列,慷慨激昂,口水紛飛的痛斥太後,請求皇上放下母子之情,以正朝綱!
這都是聰明人,或者說覺得眼前情形有利可圖之人。
前日大朝會到如今,太後若是想反擊,早就行動了。
之所以這麼安靜,就是太後已經被卸掉了爪牙,甚至已經被控製住了。
牆倒眾人推,第一個衝上去的,雖然還有些危險,但好處也是最大的啊!
皇上依舊是搖頭,句句為太後開托,不肯徹查。
一時,形勢又焦灼起來。
有些不願意冒險站隊,或者有些不乾淨底子,生怕被牽連出來的人家,就忍不住搞起了騷操作……
因為李老二稱病,伯爵府的大門關閉的嚴嚴實實,若不是急事,側門都不肯打開。
但偏偏這天,日上三竿時候,就有人坐馬車來訪了。
門裡守著的小廝聽得門扇被拍響,就開了一個門上的小窗口,高聲問道,“誰敲門啊,有事嗎?”
門外站著一個婆子,笑著順小窗塞了一個荷包,小聲說道,“勞煩這位小哥,稟報一聲你們大少夫人,就說我家夫人來訪。”
說著話兒,她又遞上一張名帖。
小廝不知道來人有什麼事,也不敢攔回去,就應了一聲,跑去報信兒。
婉兒最近關在後院,閒著無事,除了照管孩子,就是做針線打發空閒。
天氣熱了,給小姑子縫幾套夏裙。
兒子淘氣,一日也要幾套衣褲替換。
馬上家裡商隊又要出發了,她還想給遠在西南的丈夫張羅幾件長衫。
就是泉州那邊,她也想表表孝心。
雖然嬸子和弟妹們都在那邊,奶奶必定不缺衣衫鞋襪。
但人家是人家的,她的是她的。
這會兒,丫鬟婆子們也沒什麼活計,都湊在一起幫忙挑揀布料和繡線。
三個女人一台戲,女人多了,八卦自然是離不開的主旋律。
正是說的熱鬨呢,突然有帖子送進來,婉兒還很疑惑。
待得打開一看,帖子的主人是位姓馮的夫人。
以前在賈家的酒席上,婉兒見過兩次,印象裡是個能說會道的。
好似是賈家大夫人一個娘家侄子的媳婦兒。
若是平日在外應酬,遇到了寒暄幾句還罷了。
如今這個形勢,不算太熟悉的這位馮夫人登門,到底有什麼事呢?
婉兒皺了眉頭……
今日兩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