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這些做買賣的人,有時候做的那些事情,著實是過分。
突降暴雨,大量百姓家裡邊受到嚴重的傷害。
彆說糧食沒法帶出來,有的連人都卷進洪流當中被淹死。
在如此淒慘的災難麵前,本該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這些人就是沒有心肝,他們就覺得賺錢才是第一要務。
對百姓們的痛苦,不看在眼裡。
甚至越是看到災難,死傷人數多,他們越興奮。
災難越大,他們就越能把糧食賣出高價。
當地的官府雖然強令他們以平時價格販賣,但人家背後有靠山啊。
根本不把宛平縣這個天下第一縣縣令放在眼裡邊。
當然陳寒了解了前因後果,又看到百姓因為沒有糧食吃,就隻能去被衝毀的家園裡邊挖,已經被各種臟水,過了一遍的糧食。
而這也是為何瘟疫會滋生的原因。
不管是水源還是糧食,在水裡泡發之後,都會因為水裡邊衝出來的糞坑汙染的水浸泡。
吃了這種糧食,能不生病嗎?
能不滋生傳染病?
古代的瘟疫,大部分都是因為飲用水被汙染導致的。
陳寒去了之後,先是把幾個囤積居奇的糧商拉到了被衝毀的河堤,用狗頭鍘把他們腦袋給切下來。
把他們的腦袋讓士兵帶著到城裡邊的糧商麵前去轉悠一下。
敲鑼打鼓地告訴所有人,這就是不法商人的下場。
這就是在災難麵前還敢囤積居奇,想著發災難財的下場。
效果是很明顯的,糧商當中甚至有人願意捐出糧食給百姓。
這個問題解決後陳寒下令,將所有的感染了瘟疫的人隔離,屍體立刻進行焚燒。
雖然這在古代很不符合倫理,老百姓們都講究個死有全屍,下輩子才能投胎到好的人家去。
可是這些人都是病原體,不這麼集中銷毀。
很可能又是滋生瘟疫的源頭。
所以陳寒忍痛這般做了後,有些個老人不理解,氣得上吊自殺。
陳寒也沒奈何。
而接下來有件事讓他很意外。
原來當天宛平縣縣令遵守承諾的要求實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由於修建河堤的百姓不夠,宛平縣縣令便去那些富戶以及大地主家中發動,讓他們派出家丁和家人一同前去修築河堤。
部分人看到宛平縣縣令搬出了陳寒的名字,不敢得罪,象征性地派出了家裡麵的人前去修河治壩。
不過當走到曾經的退休的吏部尚書家裡的時候,那人家的譜可是非常之大。
宛平縣縣令第一次去直接就被人打得鼻青臉腫就回來了。
人家的意思是說,像我們可是退休的一品大員的門庭,一個小小的縣令,居然也敢在我們這裡催工,簡直是找死啊。
所以陳寒去了之後就很給臉麵的把那退休的吏部尚書,抓到了河堤上。
要他每天至少在河堤上乾滿五個時辰才能夠離開。
那老東西七十多歲保養還挺好,還挺有力氣,當然在第二天就活活累死了。
不過這種震懾力度還是相當夠的,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在京城周邊算是傳揚了開來。
與此同時又有數千讀書人開始雲集了,他們要找陳寒。
但這一次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故了……
P:第五更!!求月票!!
本章完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