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那些文官不定都在看笑話,就想等著叛軍能造成多大的傷害,好逼迫你趕緊收回改革措施。”
陳寒笑道:“他們沒有期待過叛軍能成功,但是一定希望事情能搞大。本督可不會給他們機會。”
閣臣們麵麵相覷,“都督,可是我們也沒有看到您準備調兵遣將啊,兵部那邊正在等著,他們的意思是能否將大同總兵麻貴調過來平叛?”
陳寒聽了一臉懵逼:“調麻貴過來乾嘛?”
“這部有十幾萬的叛軍……我們想著麻貴作戰經驗豐富比較適合這次……”
陳寒道:“讓他從山西過來,路上就耽誤好幾天了,至於嗎才這麼點人,我和曹公公帶上五六百人去就解決了問題了。”
啊!!?
閣臣們都懵逼了,這是我這耳朵不好用了嗎還是怎麼回事?五六百人去就夠了?
這不開玩笑嗎?
說句不好聽的五六百人過去給塞牙縫都不夠啊。
陳寒對付這些人還真就沒有打算帶多少人去。
一幫皇家宗室養尊處優的東西,加上一群散兵遊勇,還需要出動正規軍嗎?
曹正淳上去哢哢把領頭的乾死,後麵那些人不就嚇得屁滾尿流了嗎?
到時候他們還不退?
陳寒不相信那些人還能如此的忠心。
張居正張了張嘴,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陳寒卻說話了,“得了!你們啊都是好心,就好好做自己的事就行,評判這種小事情哪用得著勞煩你們這些大忙人,我和曹公公抽空就去解決了。”
這下可是把這些文官們的CPU都給乾燒了。
抽空就去解決了這些事。
怎麼這位爺做事情就那麼的跟彆人不一樣呢?
十幾萬人的叛亂在她的眼裡還隻是小問題?
他們搞不懂,看向了張居正,張居正也不知道。
張居正他們這些文官愁得頭發都快白了,但京城的文官也好還是外省的文官們,聽到這件事,差點就原地**。
……
武昌府。
朱顯槐看著短短幾天就籌集的十幾萬人,一股難以逾越的成就感湧上心頭。
他好像隱隱能看到當年永樂大帝的風采。
甚至感覺自己身上不由自主地多了一絲自己都說不出來的氣質。
他頂盔帶甲,騎在一匹黑色的馬上麵,在校場上巡視著他的將士們。
這裡麵隻有三千人是他們兩個府邸的府兵,剩下來的都是被他們忽悠的打地主們的佃戶。
這就是一支散兵遊勇啊。
但他們不怕,因為這不過是先遣部隊,他還聯絡了很多藩王,他們都答應到時候一定會出兵支持。
朱顯槐很明白這些仍舊是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打出風采來。
雖然明白這就是那些人的托詞,隻想摘勝利果實,而不想冒風險。
但是不重要,等他們看到自己成功了他們就會跟隨而來。
她們第一站就是要北上河南,那裡剛剛被陳寒殺了那麼多的官員和藩王,剩下的那些人一定早就對陳寒恨之入骨。
況且河南遭受了那麼嚴重的天災,一定會有很多流民願意加入他們造反的隊伍裡麵來,到時候隊伍一定會越來越大。
朱顯槐坐在馬上,振臂高呼。
“將士們!今天本王之所以帶著你們起義,該因朝廷出了個奸臣陳寒。
他欺陛下年幼,進獻讒言,殘酷壓迫百姓和藩王宗室,進而捏造事實打壓員外們,瓜分員外們的土地賤賣給百姓,他從中撈取好處。
當年成祖靖難,為的是清除黃子澄齊泰這等奸臣,而我們這次起義也是為了清除皇帝陛下身邊的奸臣。
如今我們雖隻有十萬人但所過之處義旗祭起同道者必然影從。”
說著他非常豪邁地大吼起來:“將士們,你們本來一輩子隻能庸碌無為,而現在卻有個機會擺在你們麵前,隻要奮勇殺敵便能建功立業,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朱顯槐非常堅定地認為河南那塊土地上一定有很多人需要自己去拯救,因為陳寒剛剛在那塊土地上搞了屠殺。
但是他就不想想陳寒殺的是什麼人。
……
湖廣要造反這件事情不僅在大明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就算是在日本那邊也一樣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織田信長自從聽從豐臣秀吉的建議,忽悠整個日本其他的諸侯一起進攻明朝後,還真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很多諸侯也覺得在小小的日本打來打去算什麼?
如今自己已經如此強大了,乾嘛還蝸居在小小的日本,我們應該打出去,應該去占領更多的土地,比如朝鮮比如明朝。
於是他們組成了聯軍,聯軍的盟主還不是織田信長,而是當日本現在最厲害的諸侯毛利元就。
毛利當上了盟主之後還召開了一次會議,把當時明朝的版圖進行劃分,暢想著占據了明朝之後要如何劃分領地。
為此他們還吵了好幾天,最後是劃定了勢力範圍,然後就準備起兵以對馬島為跳板,先進攻朝鮮,占據了朝鮮作為陸路進攻明朝的跳板。
而就在他們商議出兵的時候,忽然接到了一個令他們萬分慶幸的消息。
明朝內部有起義軍造反了。
這個消息傳到了日本之後,他們歡天喜地,本來還要半年準備的,他們覺得必須要抓住機會,馬上就強攻朝鮮,越快越好……
本章完
:..0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