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二百多人的家族進行清查的工作,很快就進行下去了。
老百姓們歡欣鼓舞這些家族在朝鮮,尤其是在平壤這塊地方,已經禍害了他們不知多少年。
有多少人恨不得吃他們的肉,啃他們的骨頭,喝他們的血,現在終於有人替他們主持公道了。
而且還是從大明過來的。
大明本來對於朝鮮人來講,就帶著一種神秘的光環,而且也帶著一種敬畏的光環。
現在大明的將軍給他們主持公道了,頓時讓百姓們歡呼雀躍。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這些人去為自己主持公道,就算是這些個家夥現在已經成為了落水狗,可他們依舊有翻身做主的可能性。
而反觀自己等人了,不可能在報複完了他們之後不被他們報複,所以沒有人敢主動站出來。
估計這二百多人就是考慮到,百姓們是忌憚這一點才敢如此的猖獗。
有的時候你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強權在任何時代都是屬於少部分人的特權。
即便他們短時間內落下來了,可是他們曾經的那些個人脈,曾經的那些資源,依舊不會隨著他們倒台,依舊會跟隨著他們的家族存在。
這不是因為他們的家族擁有不敗的血脈。
而是利益既得者們的抱團現象。
因為所有人都會下意識地覺得熟人才更加容易團結在一塊,所以即便大家族落敗了,可是他們依舊要比普通人更能崛起。
也有很多人絕望的發現,即便自己勤奮,即便自己也有一些天賦,可是原生家庭沒有給自己帶來好的資源的時候,你就是很難崛起。
又有人會說,那些個已經起來的,難道他們就是天生的嗎?
也不是。
很多時候機遇對於很多人來講的確是一個可見,但是不可觸碰的東西。
一場戰爭、一場大的金融風暴,都可能會催生出一些英雄。
可是這些英雄是怎麼來的呢?
他們原本就掌握著更多的知識,掌握著更多的話語權,或者第一代就是擁有更多的勇氣,他們更容易攫取到第一桶金。
而我們這些個普通人呢,在你聽說了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昨日黃花,早就已經被人家瓜分完畢。
這就是普通人的悲哀。
陳寒現在代表的並不是普通人的階層,他隻有一個想法,我玩一個遊戲我要爽就行。
他是沒有想到自己穿越了,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現在的這個身份,是因為係統帶來的。
或許這是老天爺賞給所有人一次救贖的機會,隻是陳寒比較幸運,他得到了這個機會。
當陳寒下命令要搜捕這二百多名參與出賣情報的人的家族之時,整個平壤城是非常震動的。
老百姓們親自帶隊挨家挨戶去搜,陳寒這時候也終於明白何為豪門之間的狡兔三窟。
他們絕不會將財產放在一個籃子裡。
即便這些豪門家族人員多,而且需要團結這一塊,他們也依舊會讓不少的子弟分散到各個地方去發展分支。
估計是想著如果一條支脈被滅掉了,剩下的一就可以保持著家族的血統。
這是儒家文化對於血脈傳承的一個老傳統。
作為完全照搬中原的朝鮮人,他們沒有排斥這些,反而是更加深入的遵循著這一套。
同時陳寒也是很感慨啊,為什麼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為什麼在英法入侵清朝的時候,做帶頭黨的永遠是那些個百姓。
火燒圓明園的時候發生過一件非常令人感到恥辱的事。
其實英法聯軍未必知道圓明園在哪個地方,可是有老百姓給他們當帶路黨,英法聯軍衝進去之後將大量的珍品給瓜分走,剩下的殘羹盛湯,則被周邊的百姓給瓜分走。
甚至連那些個建造庭院的石料,最後都被周邊的那些個豪門大族給拉去自己家裡麵蓋房子。
為何現在圓明園隻剩下一個殘垣斷壁放在那裡,雖說放火燒,但大量的石頭建築是沒辦法被火燒毀,而真實原因大部分都是被當地的百姓拉回到自己家裡去。
為什麼會如此?
我們現代人一直認為當時是沒有所謂的家國情懷。
非也,我們這個民族身上其實一直保留著保家衛國的思想。
彆說是從海外的洋人過來入侵了,就算是曾經北方的異族入侵,老百姓們都會拚死抵抗。
可為何到了清朝時候,老百姓就會當帶路黨的。
沒有其他,隻能是當時的朝廷無休止的瓜分老百姓的財產,逼迫的老百姓沒有活路了。
所以即便知道那是海外的洋人,即便知道他們就是來掠奪中國的財富,可是百姓們依舊充當帶路黨,那是恨透了清朝。
這也是家國不分的最大弊端。
老百姓們往往會覺得,反正都是你們皇家的東西,洋人分一點,我們老百姓也分一點。
就像現在朝鮮這樣,滅掉了這二百名大地主之後,陳寒一聲令下要去搜刮那二百個家族之時,老百姓們紛紛充當帶路黨,在前麵非常儘心儘力地為明軍帶路,將這二百大地主家裡的狡兔三窟全部都給搜查了出來。
陳寒甚至親眼得見,當明軍踢開了大地主家那高大的圍牆,當然這是相對朝鮮人自家的圍牆來說。
其實朝鮮是嚴格遵守方屬國的禮儀製度。
他們的王宮都非常的矮小,即便是如今的青瓦台,也就是曾經李氏朝鮮的王宮,蓋的也不過是個中原王朝郡王府的規格,所以顯得小家子氣。
明軍踢開了院牆,衝進去之後,還不等明軍開始清理,老百姓們就已經瘋了一般的撲了進去。
然後在明軍詫異的目光當中,老百姓就開始對著那些大地主家裡邊的仆人家人毆打淩辱。
不少人還不等陳寒下令要殺掉,老百姓就已經用自己曾經不敢舉起來的拳頭打死了這些人。
不少百姓是一邊打一邊哭,一邊哭一邊打,嘴裡邊喊著我給你們報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