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它們的死亡不是沒有功勞的,黑色軀殼在體內能量的急劇透支下變得堅硬。
雖然在吞噬過程中沒能適應“毒”的攻擊能力,但是它們成功地用自己的軀殼封鎖住了“毒”的脫體蔓延。
到底是處在變異進化的初級階段,“毒”並不是什麼都能侵襲的。至少它們無法侵襲溶化“蟻”的屍體,回歸群體。
這樣在一段時間之後,在侵襲吞噬了“蟻”的器官之後。如果它們還不能突破堅硬如鐵的“蟻”的外殼,等待它們的有三條路。
一是死亡。沒了能量供給,它們也會死亡。
二是進化。成功突破“蟻”堅硬的外殼封鎖。
三是異變,或許它們會與“蟻”的外殼融合,重新變成一個新的孢子物種。
一邊是侵襲,一邊是吞噬。
就這樣,數以千萬計的“蟻”與鋪天蓋地的“毒”,展開了無聲而慘烈的廝殺。
這時,又一個新的物種悄悄來臨了。
跟小蜘蛛似的,八根觸腳在地麵上靈活地行進著,不知幾萬隻黃豆粒大小的抱臉蟲,終於來到了熱帶雨林,或者說孢子森林。
從地麵上,自無邊的叢林莖葉上彈跳,幾萬隻抱臉蟲的行進,就與“毒”和“蟻”的戰爭一樣,悄無聲息。
對生命氣息及危險的敏銳感觀,讓這些抱臉蟲察覺到了慘烈的戰爭,它們開始放慢了速度。
沒有異形跟隨,也就沒有指揮。
自主地,幾萬抱臉蟲遠遠散開,呈圓形將這一片戰場包圍了起來。
包圍過程了,意外不斷上演。
危機四伏的孢子森林,毫不吝嗇地向來自外太空的物種,展現了它們的恐怖。
譬如在過百隻的抱臉蟲“蜻蜓點水”一般從靜靜地河麵上爬過時,那浮遊在水麵上的“藍藻”突然裂開,變成了蛛網似的形態,隨即就將幾十隻抱臉蟲吞了下去。
然而不過瞬間,那包裹成一團的“藍藻”又急速地展開,荷葉似的表麵冒起輕煙,竟是“慌亂”地沉向了河底。
顯然,它還不能免疫抱臉蟲體內的酸液侵襲,已經吃到嘴裡的食物,又不得不吐了出來。
還有,一些抱臉蟲被困住了,當它們從灌木叢林中跑過時,那一株株看似無害的蕨類植物突然噴出大片透明的汁液,就跟蛛絲似的粘住了不少抱臉蟲。
並沒有理會這些,無論是被圍困或者殺死,其它的抱臉蟲通過特殊的方式,將對它們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的孢子生物形態模樣傳遞彼此。
沒有向任何攻擊或者試圖攻擊它們的孢子生物反擊——戰鬥本來就和抱臉蟲無關,它們的使命就是尋找宿主寄生。
為了這個使命,它們連自己的死亡都不在乎,又怎麼會在乎群體中的個彆同類。
殘忍,不僅僅是針對敵人,對待同類和自己,它們一樣殘忍——無論異形或者抱臉蟲都是如此。
包圍起來後,幾萬抱臉蟲中有過千被暫時圍困或者殺死。
沒有急著衝上去,靜靜地觀察著“毒”和“蟻”,每一隻抱臉蟲通過特殊的方式交流著自己的看法。
而後,十幾隻抱臉蟲從四麵悄悄掩映上去,在接近後,八根觸腳微微一彎,隨即子彈似的彈跳進了那粉色的霧障當中。
肉色的身軀穿過毒障掉在地上,絲毫沒有感覺到異狀的它們,興奮地衝向“蟻”的同時,四麵潮水似的抱臉蟲大軍就湧了上來。
異形大軍踏入孢子森林的第一腳,伴隨著它興奮的衝擊,終於堅實地踩在了這片柔軟的土地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