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來的太晚了。
二號恒星係的深處,當又一片蟲潮迅速地湧過來時,結局都已經注定了。
六個艦隊集群,隻留了一個對付潰敗了的蟲子。
深下的五個,迅速地迎向了支援過來的蟲潮。
並不是全部地迎了上去,五個艦隊集群迎上去了一個,剩下的四個遠遠綴在了後麵。
明顯知道沒有接近的機會了,飛在蟲潮最前麵的“磁爆蟲”在艦隊開火的瞬間,就毫不猶豫地自爆了。
肉眼可見的電磁風暴就像是地球的極光一樣,迅速地彌散開來。
而後,才是骨刺狂潮。
立體陣型突進的蟲潮,暴發出的骨刺狂潮雖然沒有艦隊集群各種攻擊那麼壯觀,但沒有誰會懷疑它的恐怖。
首當其衝的那支艦隊,反應極其迅捷。
“磁爆蟲”沒有爆炸的時候,它們就已經發射出了壯觀的“金屬風暴”,又或者說微觀狀態的“核彈洪流”。
而在電磁風暴席卷開來的瞬間,這個艦隊集群所有戰艦在突兀爆發了一次劇烈的能量波動後,航首下沉隨即改變了方向。
“金屬風暴”這一次沒有飆進蟲潮當中。
畢竟,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蟲子發射出的骨刺狂潮,要比“核彈洪流”恐怖得多。
隻是一根骨刺的話,顯然沒有辦法和一顆核彈相提並論。
在雙方陣營的正中央位置,劇烈爆炸的核彈成片地撕碎了骨刺。
那占據了大範圍空間的骨刺狂潮,瞬間幾乎就被瓦解,十不存一飆進了瞬間熄火借著慣性力量斜斜飛下,試圖避開蟲子正麵攻擊的艦隊集群中。
“核彈洪流”瓦解了異蟲刺族的骨刺攻擊,但也僅僅隻是一部分“刺蟲”的骨刺攻擊而已。
畢竟,剛剛發射了骨刺的隻是飛在最前麵的“刺蟲”,而“刺蟲”的數量完全至少也三四百億左右。
疾飛在最前麵的“刺蟲”,迅速地向上下移動讓出了空間。
在它們的身後,憋足了勁的更多的“刺蟲”調整方向,對著已經熄火的艦隊集群彈射出了它們單一卻又直接有效的骨刺。
失去了能量護罩存在的戰艦,麵對骨刺狂潮的覆蓋攻擊,顯得那麼的脆弱。
那些微型戰艦甚至被暴烈的骨刺射成了篩子,而就是一些超級戰艦,在密集、連續的骨刺攻擊下,隨著艦隊上的窟窿迅速地擴大最終無聲地裂開。
一輪骨刺攻擊,異蟲刺族至少毀滅了艦隊集群一半以上的戰艦。
這還隻是徹底地毀滅的戰艦數量,“負傷”的戰艦更多,甚至可以說整個艦隊集群中完整無損的戰艦甚至還不到十分之一。
不過在刹那間,異蟲刺族就受到了堅決的反擊,或者說毀滅性的打擊。
一個個空間氣泡,在蟲潮中浮現出來。
精準地計算好了一切的智能微觀文明,保證了所有的“空間炸彈”,都是出現在蟲潮當中。
無聲的爆炸,連成了一片。
當所有的“空間炸彈”連續引爆後,遠距離看著這一幕的雲海,就仿佛看到了超新星的爆發,恐怖而又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