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月相信,雲海是不會留下一片較大的“月球”碎片的。
猛烈的撞擊,並沒有持續太久。
當液態的“月核”噴泉似的從坑洞中噴射出來後,伴隨著雲海最後一次猛烈的撞擊,守護了“地球”不知多少歲月的“月球”,在雲海連續不斷猛烈的撞擊中,無聲地碎裂開來。
熔融狀態的“月核”,暴露在低溫的宇宙當中,迅速地冷卻下來。
跟雲月預料中一樣,雲海並沒有停下來。
那些較大範圍的“月球”碎片,在他連續不斷的撞擊當中,再一次碎裂開來。
當然雲海可以選擇其它方式,比如空間能力或者能量射線攻擊。
隻不過他的心中明顯窩著一團火,卻是想通過這種暴力而原始的撞擊來儘情發泄一下。
半晌後,一片小行星碎片帶形成了。
又或者說,一片密集的隕石帶出現了。
巨大的“月球”在雲海暴力的破壞中,消失不見。
這些碎片帶如果再沒有任何意外,它們會不停地撞擊“火星”,直至變成“火星”的一部分,完成暴力的融合。
“月球”的消失,也意味著針對“太陽係”的搜索,完全結束了。
“地球”是找不到了,雲海接下來卻試圖從其它星球或者衛星上找到更多的線索。
在“火星”上,他們也發現了一個基地。
隻是相比月球上的基地,這個基地更小,而且也沒有發現一個人或者任何線索。
並且,在“木星”的軌道上,雲月發現了一艘沉寂的“礦船”。
那是一艘智能化自動運轉的“礦船”,它的任務應該是從“木星”淺層采取某種氣體。
按照雲海的理解,它在完成自己的采集任務後,會向“地球”出發。
隻是當它回去的時候,“地球”已經消失不見。
“礦船”不會思考,所以它茫然地在“木星”和“地球”之間穿梭著,直至能源最終耗儘,在“木星”軌道上徹底歇火。
這些,就是所有的發現了。
雲海和雲月沒有放過任何一顆行星或者衛星,完全地毯式的搜索並沒有再獲得任何線索。
隻不過雲海仍舊沒有放棄,他將搜索範圍一再擴大。
在“太陽係”與雲月分了開來,倆個人劃分出不同的區域,開始以“太陽係”為中心,向著其它恒星係開始了大範圍的搜索。
時間,在這樣的搜索中慢慢地流逝著。
不知消耗了多長時間,倆人甚至對“太陽係”所在的“獵戶臂”一定區域徹底搜索了一次,卻都沒有任何發現。
就這樣,雲海和雲月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搜索,終於不得不結束了。
三個月的時間,已經遠遠超出了雲海先前的預計。
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不管發生了什麼,“地球”消失了。
對於已經發生的未知事件,如果有跡可尋,他是不會放棄的。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他不能再浪費更多的時間了。
因為在遙遠的河係中,異形文明還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