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時間,他及所有異形不是在戰鬥就是在去戰鬥的路程上。
宇宙中大多數文明都擁有的無休止的時間,對他而言好像是那麼的奢侈。
“所以,是自己的危機感驅使著我一直這樣,還是這一切的背後一雙手在無形的推動著我?”
短暫的恍惚過後,雲海又開始將精力放在了當下。
時間至少已經過去了一個恒星月,如果“異形文明”的主動暴露被附近那些“高級文明”,包括未知星域存在的“泰坦巨人族”捕捉到,那或者再要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會降臨。
又或者,他們已經接近了這片星域,現在隻是在遠遠地觀察著,並沒有貿然衝過來。
有“裂吻異形”在,雲海也不擔心會被某個文明偷襲。
“裂吻異形”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自己領悟出來的新能力,除了最後的“黑洞”難以控製以外,它差不多已經做到了現階段的極致。
總還是要留神異狀的,所以進入了“瓶頸期”的“裂吻異形”放棄了無謂地練習,接過了警戒任務。
任何一個文明想要靠近這片星域,常規的飛行可能很難發現,但距離接近後也逃不過它的感知。
“空間躍遷”和“蟲洞”穿梭就更不用說了,哪怕距離再遠,隻要有空間波動,隻要它沒有被宇宙本身抵消,“裂吻異形”就能在瞬間捕捉並且定位。
雲海沒有刻意地囑咐“裂吻異形”要提高警惕,因為他相信它比自己做的還要好。
控製著又一個氣泡在不遠處形成,雲海並沒有一次從宇宙中分隔出更多的空間氣泡,而是在嘗試剝離出更大氣泡的同時,儘可能用能量包裹和壓縮更大範圍的空間亂流。
這一點,“裂吻異形”已經可以熟練地做到了,三隻“細齒異形”也差不多算是掌握了,而雲海還差了不少。
不過已經觸摸到了一些規律的他,相信自己通過反複的練習,必然能夠掌控。
而留給他的時間,可能已經不多了。
事實證明了,雲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距離這片星域非常遙遠的虛空中,伴隨著一陣空間漣漪,數艘銀色的梭形飛船出現了。
隻有十六艘梭形飛船,甚至連一個艦隊都算不上,然而在出現之後,當這引起梭形飛船捕捉到了異常的光波現象後,哪怕確定了不遠的星域中存在著上百萬艘戰艦組成的艦隊,它們也是在第一時間就閃爍撲了過去。
“神靈族也是你們這些低劣的種族可能覬覦的嗎?”
十六艘梭形飛船在閃爍出現在那支不知什麼到達的艦隊附近後,一道精神信息就席卷了過去。
隨後,不等對方有任何的回應,十六艘梭形飛船就衝進了那些艦隊當中。
每一艘梭形飛船,大概隻相當於大多數“科技文明”的“微型戰艦”大小,甚至可以媲美隻能在星球表麵活動的戰機大小。
而那支未知的艦隊最小的戰艦,也比這些梭形飛船大得多。
然而當這十六艘梭形飛船甚至連能量護罩都沒有開啟,橫衝直撞衝進了艦隊之後,那情形完全就是帶著高速動力可以自如變向的子彈穿進了“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