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知執掌船政廳兩年,不知去年統計造船數目是多少?”
周光夏回道“回督臣的話,清江造船廠去歲造船五百一十九艘,衛河船廠年一百一十三艘,合計共造六百三十二艘。”
“船廠有工匠多少人?”
“共計三千三百四十二人。”
這家夥有點東西!
周鑒對他的印象突然好轉。
念頭一轉,對趙提舉道“去將賬本拿來!”
漕船不同於其他船,功能主要是載糧,越多越好。
而且漕船隻走運河,吃水不能太深,越淺越好。
故而船的樣式尺寸,是有規定的,被稱“淺船”。
既然有樣式規定,造價也就有了規定。
周鑒來時詢問過漕運衙門官員,每艘船的官價在一百兩到一百二十兩之間。
如果造價超過一百二十兩,那船政廳必然是貪了。
同知周光夏命人取來賬本。
厚厚的一大摞,內中密密麻麻的字體看得周鑒腦袋大了一圈。
看向身後沉默寡言的謀士高文。
這家夥是個做賬高手。
高文微微點頭,接過賬本認真翻看。
不一會兒,指出一處給周鑒瞧。
“賬本上報價才九十兩一艘?”周鑒若有所思,有些不明白。
當官的做賬,隻會把價格做高,從而有機會從中謀利,船政廳的賬上居然比官價還低!
倒貼造船?
周光夏似乎是看出了總督大人的疑惑,解釋道“近年來留賊四起,朝廷缺銀少糧,為此下官減少了一些造船物料不必要的成本,銀子便省下了些。”
周鑒神情微怔,此人倒是個好官。
殊不知周光夏曾為工部主事,整日與項目和錢打交道,但他卻一份不染。
後來外放為寧國府知府,亦是清廉,做事嚴謹,下級官吏對其不敢絲毫欺騙。
得前任史可法賞識,方才讓其主管船政廳事務。
“你做得很好。”周鑒神色稍霽,不僅稱讚。
周光夏不以為意,說道“總督大人,下官還有要事稟明。”
“運河宿遷段在駱馬湖旁邊,每到汛期便會濁流翻滾,若造成洪水暴漲,很有可能會衝毀運河,導致大麵積淤塞。”
“下官以為光是疏浚非但不能根治,每年還會投入大量銀子清理淤塞,延緩漕運。”
“下官的意思是,可挖掘一條攔馬河,讓駱馬湖水位暴漲時可向東流入其他河道,注入大海,此後漕運將再無憂慮!”
周鑒微微點頭,自己的主要工作便是漕運,若是在任期間問題頻頻,還有何臉麵上奏姐夫?
此前有數任總河,便因漕運不通而獲罪。
“好!就按你說的方案辦!”
這周光夏真他娘是個人才!
周鑒決定重用他“今日起,你便是淮安府代知府,本督會向朝廷舉薦,讓你在年底前轉正!”
“督臣”
周光夏張了張嘴,沒想到自己竟有翻身的一天。
旁邊的趙提舉也是愣住了。
他以為老周這次慘了,沒想到苦儘甘來,平步青雲了!
“總督大人其實下官也是個能人,一直未遇到伯樂”
趙提舉厚著臉皮道。
周鑒望了他一眼,道“你先乾好本職工作,少拍馬屁。”
“是。”趙提舉一臉苦相,潑天的富貴就在眼前,差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