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這樣,我走了。”
有點像以前在公司裡一樣不,死亡的壓力下,人們之間的關係會更為緊密,可不是公司那種簡單的利益關係能比的。
葬禮,死人可不在乎這個,葬禮是給活人看的。對他們說點什麼呢?
“今天,我們在這裡埋葬一名戰友!”
“他是英勇的,在為了人民的幸福而進行的戰鬥中被敵人殺害。他的死,是光榮而偉大的。”
“沒錯,這不是悲傷的,而是光榮的!在朝廷的命令下,漢軍已經來了。”
“來掠奪我們的糧食,我們的土地,殺死我們的家人!和他們戰鬥,可能會死;不和他們戰鬥,失去這些,一樣要死!”
“明天,下一場戰鬥中,你我都可能戰死!而就算不戰死,在這個時代,貪官汙吏、天災人禍、饑荒疾病所有這些環繞我們周圍的時候,我們隨時都可能死!”
“有人膽怯了,退讓了,有什麼用?還是一樣會死!到了這個地步,與其在疾病中、饑餓中、彆人的蔑視中,像螻蟻一樣死去,不如奮力一搏!殺掉敵人!”
“對,聯合起來!殺掉那些想剝削我們、掠奪我們、壓榨我們的人!就算死,也要告訴他們,我們,不是軟弱可欺,隨便他們蹂躪的!”
夠激昂嗎?夠煽情嗎?能讓士兵們更堅決嗎?
在分田分地,給了士兵們戰鬥的理由後,再將己方定義到弱勢地位,讓他們輸死一戰?
似乎有點早,在目前,連續取得勝利,控製了這一地帶的時候,有點不合拍。
那就留下來,以後用吧,這次的,重新寫一份。
“士兵們,我們今天在這裡,為我們的勇士們和英雄們下葬。”
“他們是為了我們和我們的家人,戰死的。”
“他們的死,是光榮而偉大的。”
“漢軍來攻擊我們,想要奪走我們分好的土地!想要把土地重新交給那些剝削我們、壓榨我們的地主、貴族、官員;他們想要奪走我們的食物、衣服、土地、房屋。”
“為了保衛,為了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人,讓我們擊敗他們!”
這樣的話術,能產生凝聚力嗎?等一下
王洛拿起紙,聞了聞。
“怎麼有點‘特留尼西特’的味道?這是政客的思路?”
“會有某些“聰明人”看穿我讚美犧牲,鼓勵士兵們送死,自己卻不肯去死的真相(陰謀詭計)嗎?”
他們會說我是“聰明”的躲在彆人背後,讓彆人去送死,自己等著享受勝利果實嗎?
也許,為了防止這種“不公平”,他們會覺得一起死是更好的選擇吧在有些人眼裡,沒有了公平,死個幾千萬人算什麼?滅絕也無所謂呢!
什麼赤地千裡、血流成河、變成兩腳羊、被人殺了一茬又一茬在‘公平’麵前,都是小事也說不定呢。
算了不用過分的發散了。反正我不是那種人。
我既不在這個時代住,也沒興趣掠奪他們的利益。我沒有想要留給巨額財產的、什麼都沒做的小孩子,也沒有蠢笨不堪,會到處添亂,又不得不照顧的親戚。
我想救這些人,僅此而已。就算真的出現不被感謝之類的情況,那也沒辦法了。
這樣一想,也許他們才是最幸運的一群人,也說不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