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怎麼做?利用對情報的了解,對各處矛盾的了解去說一些混雜著真話的謊話,把這裡的人騙的到處亂轉?”
蘇苒停頓了一下,似乎在疑惑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但之後,她翻了一頁,把筆換到左手,用陌生的字體寫了起來
“據悉由於連續幾天的戰鬥都未能獲得勝利,黃巾軍這一地區的渠帥決定撤退。而在發現他的意圖後,目前黃巾軍的前方將領,打算不去救援他,而是泄露該消息。然後利用漢軍主力追殺渠帥的機會,轉而攻擊漢軍大營”
這樣寫完之後,蘇苒撕下這頁紙,仔細看了起來。
不不合適。
她這樣想著,把剛剛寫好的這一頁內容撕了下來,揉成一團,丟到了一旁。
不能這樣直接把信息給出去,無論是契約者,還是原住民,都不會信的。
要透露情報的話,有一些合適的目標漢軍的軍官、漢軍一方的契約者、黃巾一方的軍官、黃巾一方的其他契約者
如果是把情報透露給漢軍的軍官,怎麼寫比較合適?告訴他們接下來的發展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針對王洛的行動,做針對性的打擊。
但他們會相信嗎?一封沒頭沒尾,也沒有任何證據的信?
哎自己也沒辦法對他們表明身份連見麵都不行。
黃巾一方的軍官,那位渠帥?告訴他,王洛打算把他當成誘餌,利用他被攻擊的時機,偷襲漢軍大營?
如果知道了這樣的情況,這位渠帥可能會剝奪王洛的指揮權但以王洛的作風,說不定他會以各種方式來辯解,把自己透露出去的情報說成是漢軍的謠言
在說謊方麵,自己恐怕不是他的對手。
那麼,漢軍營地裡的契約者?
如果了解到接下來的劇情發展黃巾渠帥打算逃走這種事,他們會怎麼做?
一定不會全部相信,但也會做相應的準備。契約者大部分契約者,第一時間考慮的永遠是自己的利益,他們會利用黃巾渠帥逃走的機會去追擊,試圖拿到將領頭顱。
尤其是,如果有些契約者能控製或影響部分士兵他們說不定會帶著那些士兵去追擊,以便減輕自己的風險。這樣的話,皇甫嵩率領的漢軍就會進一步減少王洛帶人伏擊他的工作就會更容易。
透露情報也是麻煩事啊。
蘇苒在筆記上翻過一頁,重新考慮起該如何描述。
“這樣寫行不行據悉,黃巾一方的契約者,正在準備某個陰謀(似乎是某件強大的武器)他們在一邊拖延時間,一邊為某件強大的武器進行充能。等到充能完畢,就能一次性擊潰漢軍”
這可以嗎?漢軍一方的契約者看到了,會相信嗎?
恐怕很難。
好好想想王洛也經常說謊,但他說的謊話,對方經常會相信。按照他的說法,是因為‘他們願意相信’。
對,自己需要準備一個精妙的謊話,要準備一個這些契約者一看就喜歡的,願意相信的這樣的謊話。
她拿起筆來。
“最近得到證據,武洲團隊的某些成員和黃巾一方某些契約者有所勾結。他們向敵人了漢軍的重要情報。接下來,黃巾一方的契約者會根據那些情報,對漢軍展開攻擊”
嗯,有點兒意思了。再修改一下措辭最好能找到某個搞情報的契約者給同伴的信,模仿對方的用詞和語氣,就會顯得更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