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三國!
“……”
便是神經大條的典韋,麵對此時頗有些興奮,侃侃而談的劉曄都不知應該再說些什麼,更不用說趙雲和太史慈了。他們靜下心來思考,發現從情報上得出現時的管亥果敢機斷,頗有謀略。
若他們三個依此想法站在管亥的立場上,確實也會作出投靠劉曄的決定,有時候看著很複雜的事情,能靜下心來換作對方的思路立場去考慮,確實會很容易發現其中的關鍵之處。
劉曄有十足把握此事必會功成,甚至不惜早作安排,也不怕若是料錯後大失顏麵,那他這次的預料準確麼?
……
“什麼?大哥要投劉曄?”
小六和一乾親兵心腹聽聞管亥沉聲道出的決定後,頓時驚訝之極地齊聲再問,麵上儘是不信之色。其中小六更是不無荒誕地想道“莫非我的想法被老天知道,然後給成全了?”
管亥此去會談並未帶任何一個當年與劉曄打過交道的親衛下屬,這自然是為了免去見麵尷尬,而他等先前的想法則是於三家之中,管亥最不可能投的便是劉曄!
想管亥被俘那次是被其引以生平奇辱,常引以為戒,不驕躁,苦練武藝,研學謀略。以此觀之,若是反投劉曄為主,終日參拜,身居下屬,豈非再無報仇雪恥機會?
“哈哈哈!你等何必如此奇怪?先時劉大人與吾等並非一路,他能依諾放過我便算仁至義儘、光明磊落之極!我等弟兄長久這般居於叛亂賊身畢竟非是正途!”
管亥麵上含著笑意,輕鬆地對眾人再重複了劉曄那句簡單而直接的話語——“有飽飯吃、有衣甲穿、有平等位!”
果不出他所料,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各自心念轉動,被這句誠懇的話語所打動紛紛目視自己。
而他也繼續往下說出自己的決斷道“僅憑此一句話,投靠於劉子揚便絕不會錯!”
“大哥所言極是!劉大人為人我等先前便已有幾分明白,最近派人打探所得更全為證實其九年來一直表麵如一,從未聽說有毀諾之事。我其實早有心思想勸大哥仔細考慮,卻不想大哥英明果斷地早早轉過念頭,如此實為我等之福啊!”
小六見管亥一本正經地作出決斷,正好合了他心中所想,如何能不高興?頓時便將藏在心中話語道出。
“哈!若我管亥是這等公私不明、是非不分之人,又豈對得住諸位兄弟信任?”
張角的死亡,使管亥曾經深信不疑的信仰崩塌,支持他走下去的便是為一乾兄弟謀條生路而已。
“投降官軍?”
這個想法他不是沒有考慮過,但先前指揮圍攻黃巾大戰的皇甫嵩、朱雋先後不留俘虜,坑殺數十萬黃巾的行徑被他看在眼裡,恨在心間。於是索性一條道走到底,從此無論先前的公孫瓚,袁紹,或者前番徐州的陶謙依次遞來的招安之意都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
經曆過諸多事情後,已經三十二歲的管亥看事和看人的水平自然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劉曄有誠意,更有從不毀諾的金字招牌,稍稍聰明之人便會知曉應當如何選擇……
“小六,眾位弟兄中你辦事我最是放心,便交由你立即派人聯絡劉大人,吾等趁今夜便往投之。待明日袁譚小子和孔融老兒發覺後,吾等便已入劉幽州屬下,便是想找岔子也再無機會!”
隨著管亥的這句話語、小六的大聲應命、以及後來劉曄方麵趙雲的親自接待,青州實力和影響都是最大的一股黃巾勢力投降之事,有條不紊地開始進行……
在交接已定後,便有了管亥和劉曄的第三次相遇。
第一次,管亥和劉曄是敵對,劉曄還隻是個一文不名的小卒;第二次,管亥和劉曄卻是相對平等談判雙方,身份卻是天差地彆;第三次,管亥便以入帳的跪拜大禮表明了現時最準確的關係——
“罪民管亥今領屬下部曲來降,不論明公如何處置管某,隻求明主依先前諾言,使罪民之部曲能飽食度時、暖衣過日、不受歧視,則餘願足矣!某自願領先前叛逆劫掠州縣、對抗朝廷之罪,任憑明公如何處置皆無怨言!”
“大哥!”
“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