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三國!
但是,公孫度自己卻不會如此認為,在得到劉曄大軍具體動向之前,他的心情可謂極好。在他心目中,或許不用多久,將再次為自己的功勞冊上再添上濃重的一筆。
夏蟲不可語冰,有些事情不親自體驗一番,本就沒有發言權。
所以,當公孫度先後接到劉曄大軍北上,而後更是得到數日前與他商談,賓主儘歡的兩位“老朋友”之中,一位不戰而降,一位力戰僅僅半日間便身死魂滅的確切消息之後。
他沒有暴怒,有的隻是一陣陣的冰寒入骨。作為最先的敵視對手,以及後來的利益相關同盟對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兩個部族的實力。
“傳言未必言過其實,更大的可能還是對手無一例外或多或少的輕視,這才使得他能一路走到今日地位的原因吧?”
公孫度沒了前幾日的意氣風發,謹慎地指揮屬下對於新昌作了試探性的攻擊,在得知城防嚴密,並沒有兵力空虛的現像後,更是覺得自己進退維穀,麵對著人心惶惶的手下,實在想不出萬全對策的他,隻得下令嚴加戒備,取消掉計劃良久的“反攻計劃”,依舊是最初的動員青壯分守要地關隘城池,與劉曄打消耗戰原定戰略。
然而,十天之後,當他再得到回報,劉曄大軍入高句麗,繞開由北至南不少的關隘,一日這間攻克寬甸的消息後,便再也坐不住了。
公孫度經略遼東十餘年,對於外族的態度可謂強硬之極,除了利益所需聯合的少數部族外,其餘或驅逐,或滅族,在外族人心中,是不比公孫瓚更討厭和畏懼的角色。而這些外族之中,與遼東郡直接相接,基本建立國家形態的高句麗更是糾葛極深。
早在公孫度之前,兩地便已經暴發過無數次大小規模的攻殺,可以算是真正的世仇。不過高句麗武備並不如何強盛,如若不是地形複雜,不便大規模用兵其中,隻怕早就徹底滅國了。
公孫度掌控遼東後,兩地形勢更是惡化,相互交戰攻襲無數。正是因為對手僅是難纏而非強大之極,故而公孫度並未將最精銳的部曲放於邊境防守。在他一直以來的應變中,都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吃了虧再去打回來便是。
現在情況卻是,由於劉曄嶽父劉虞的“老好人”作派名聲在外,故而一直以來並沒有太過出格動作的劉曄,也被這些外族視作合格的接班人而心安理得地偏向。所以公孫度吃了個大虧,看著地圖上寬甸這處戰略要地可隨時攻擊遼東郡腹內各處,或者直接大軍攻擊治所西安平都是便利之極情況,公孫度直感到眼前一陣發黑。
如果這還不足以打倒他,那麼,緊接而至的緊急公文便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報~主公容稟,日前公子親自領兵圍剿西安平殘兵餘孽,豈料中途被為禍多年的巨匪白狼寨傾全寨之兵伏擊,康公子下落不明,自身所帶三千軍士僅有數十人走脫回報。而現今白狼匪與漸漸集合成團的幽州兵,以及大小匪流合聚,超過兩萬兵力圍攻治所,盼主能立提大軍回援解圍……”
莫名其妙是公孫度手下一乾人最直接的想法,前幾日還來報一切安好,又抓捕殘兵多少以充青壯苦力雲雲,怎麼毫無征兆地就形勢大變了呢?
公孫度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靜靜地聽完書辦顫聲的朗讀,也不知道具體何時頭暈目眩下直接失去意識,隻在漸漸清醒後清晰地感覺到自己怕是大難臨頭,現在剩下的隻是苟延殘喘時間的多少而已……
西安平的有組織進攻的兵力自然不是憑空變出來的,早在那一日狂風驟雨之下千辛萬苦方才安全登陸,而對僅剩兩千缺衣少食,兵器不全的屬下之時,張飛便與受了輕傷的戲誌才仔細地商議了對策。
如此大規模的兵士聚集,想長時間瞞過敵人顯然是不可能的,故而兩人很快就結合自知實際情況作出了決定。
首先將丟失了武器,並且感染了風寒的五百士卒集合起來,對照兵籍再選出兩百零五個家有牽掛,從軍已過數年,算得上知根知底的士兵,令他們以人數自由組隊,離開大隊四散而出,無論是搶奪糧食度日,還是其它,怎麼能把這個穩定的兵方搞亂就怎麼弄。
而剩下的大部份士兵則分化為或數十,或數百的大小隊伍,趁著前麵小部份士兵將當地駐軍搞亂的良機下,前往早與劉曄有過聯係的山匪駐地。
行程自然不會一帆風順,而最終來到山匪們的樂園白狼山脈之後,大小匪流們也不是想像中那樣熱情相待。原來這些匪眾們前身或是來自中原的流民,或者草原上零散被滅後的部族餘孽,也有窮凶極惡的通緝罪犯,以及黃巾餘黨,成份複雜、山林之中大片戰略空間可進退,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沒多少油水,經常靠劫掠百姓度日,自然使得原本根基不穩的公孫度不願作“虧本買賣”來下定決心清除。
這些人之中也不乏在外間打探消息的耳目,故而在知曉比公孫度強大許多的劉曄有意進取遼東後,便派出手下與劉曄聯絡,表示願意“適當”地給於王師大軍以幫助。
如若不是自身兵力不足,糧草難以自給,張飛與戲誌才也不會想到利用這步閒棋。
當他們發現白狼山脈中情況之複雜超出意料,鄭重作出比較之後,很快就作出了扶植原本就勢力較大的黃巾餘部白狼寨的決定,整訓數日,張飛便與白狼寨主何金一同分領屬下出擊,將頑固不化,不願接受收編的大小山寨儘數掃平。
僅僅十日間,得到強力外援的“地頭蛇”白狼寨便橫掃全境,實力比先前擴大數倍,而有管亥與何金原本同屬張角親衛,知根知底,真心想要投靠的這層關係。張飛與戲誌才在經曆出人意料之外的台風打擊後,終於又有了執行原計劃的兵力資本。
接下來的事就更簡單了,丟掉一切不需要的物資,舍棄“老窩”的白狼寨“義軍”們,拖家帶口,頗有黃巾一貫風犯,在張飛所領的正規軍協同作戰下,以泰山壓頂之勢直撲公孫度老巢西安平,因為張飛已代表劉曄同意他們若是能攻下西安平,那麼這裡就將是他們新的家園!
在這種狂熱的興奮態度下,他們甚至於連遭遇公孫康親領兵士擊敗之後都沒仔細盤問,而是依著“特殊情況”條例,將帶給他們不小損失的老對手們全數殺死,使得公孫康成為了遼東戰事開啟後,現時公孫度方麵戰死位置最高,也是最鬱悶憋屈地一個。
前因後果公孫度已經沒有機會明白這些了,甚至於自己兒子公孫康是生是死都無法得到確切的消息,原因很簡單——
並不知曉西安平方麵變化的劉曄隻在寬甸休整半日,留下五千軍士防守後,便領兵直撲西安平,打算將這個遼東總糧倉攻破,先斷掉公孫度後路,然後再回師擊滅公孫度手上有生力量,迅速完成遼東戰局。
作出這個決定並不意外,劉曄已經得到消息,公孫瓚隻怕很難撐過這一年了,如若在公孫瓚徹底被滅前平定遼東,回到幽州作鎮,隻怕後患不小。雖然一般情況下袁紹不會立即同他開戰,但劉曄不打算將一切寄托在不能百分百肯定的猜測之上。
萬一,袁紹自信心膨脹,而放過手中有“天子”這塊肥肉的曹操,而先要統一黃河之北全部地方,解決後顧之憂,那又怎麼辦呢?
現今天下的局麵早已麵目全非,劉曄不能依靠先知先覺的優勢,因為他與天下群雄們在創造新的曆史,現實,不容許犯錯之後、後悔重來!
於是乎,在公孫度進退失措之際,僅僅比張飛晚了五天,劉曄便領著包括典韋在內的四萬餘將士趕到了西安平。
“有人正在圍城?”
離城尚有五十裡,劉曄便接到了斥侯所稟報的最新消息,微微驚訝中得知了圍城兵力數量,武備情況之後,他很快便有了眉目,劍眉微揚,擊掌而笑對左右道
“孤急於行軍西安平,除卻正常軍略之外,想得知翼德情況亦算一點,如果看來,誌才果真不凡,未能讓孤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