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們的爺爺已經回來了,在院子中的石桌上,多了些他們來時沒有看見的東西。
一大早上的,夏繼祖就出門,看樣子就是為了找這些東西。
筆墨紙硯,是學習不可少的消耗品,但是對他們夏家來說,還是很難供應的上,尤其是紙張,貴的很。
硯台,夏繼祖有兩方,這個拿出來一起擠擠就行了。筆的問題,一人一隻,夏繼祖已經湊齊了。所以消耗的東西,還要算在墨和紙上麵。好歹,夏繼祖算是村裡最有文化的人,平時需要寫寫畫畫的時候,總是少不了他,這積累還是有的。不然,他也不敢那麼早就分家。
在夏繼祖的規劃裡,紙張是一個孫子一天兩張,上午用完一張,下午用完一張。
藤條,在幾個堂兄還是一臉笑嘻嘻的時候,夏元鼎一眼就看到了爺爺帶回的藤條。夏元鼎心裡一緊,他已經想到了幾個堂兄將要麵對的悲慘遭遇了,祝福他們吧,現在還能笑得這麼開心。
“爺爺,這藤條是乾什麼的,能給我玩會嗎?”當夏元鼎聽到三伯的兒子夏元初居然還問這藤條是乾什麼的,能不能給他玩的時候,夏元鼎覺得這個堂兄徹底沒救了。
果然,爺爺臉一黑,雖然什麼話都沒說,但是一族之長的威嚴還是讓人畏懼的,夏元初的手又縮了回去。
進學不是兒戲,來這裡可不是玩的。
“行了,既然孩子們都來了,你們就都回去吧!”夏繼祖見幾個孩子都來了,就趕緊下了逐客令。
夏守義幾個聽了,對了對眼,連忙向父親告退,他們家裡都一大堆事情呢,自然不可能陪著孩子讀書。
“爺爺,我們是要讀書了嗎?”六歲的元傑是個好學的,迫不及待的就問道。
說說夏元鼎家的這幾個堂兄弟,二伯夏守義家兩個,元德十歲,元鳴七歲。三伯夏守禮家兩個,元初九歲,元傑六歲。在這裡夏元鼎的年齡是最小的,雖然也是六歲,但比元傑小兩個月。至於他五叔夏守信的兒子元毅,隻有一歲,根本來不了。
“今天爺爺就要教你們認字識文,好了,禮不可廢,你們都過來跪著,磕頭行禮吧!”夏繼祖說道。
尊師重道,師父師父,老師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磕頭行禮是不可少的,這是拜師禮。真要是入學堂讀書,還得準備束脩。
“砰砰砰!”
這聲音真實誠,聽著幾個堂兄磕頭的聲音,真是讓人感到心驚。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夏繼祖趕緊讓幾個孫兒起來。
據夏元鼎估計,這堂哥元德至少多磕了三個頭,要不要這麼狠!
幾人依次而坐,夏元鼎坐在了末端。
“上,大,人!”
夏繼祖在紙上隻寫了這三個字,書寫罷,便開始給幾個孫兒解釋這幾個字的意思,等都懂了,便讓他們拿一隻小木棍在土地上自己寫。
沒辦法,夏元鼎即使放慢了速度,也比他們這些堂兄弟要快,待他有板有眼的寫好這幾個字,隻有元傑能寫好兩個字。
對於夏元鼎的表現,老爺子很是滿意。
“元鼎,過來吧!”
“哎!”終於不用蹲在地上了,夏元鼎高興的起來。
隻見夏繼祖拿出白紙鋪好放在夏元鼎位子麵前,拿著沾了墨的毛筆,手把手的教他寫字。
“記住了嗎?”夏繼祖問道。
“記住了!”夏元鼎回答道。
聽到這個回答,夏繼祖很高興,從在地上寫他就看出了,這個孫兒聰慧過人。
爺爺又去監督彆人去了,這時候夏元鼎自己一個用毛筆練起字來,他可沒有偷懶,這練字是個苦功夫,他也沒有什麼基礎,自是一筆一劃的練起來。
第二個被爺爺呼喚來的是元傑,看樣子元傑要明顯比那幾個兄弟要聰明,雖然他們年齡大一些。
上午就是這麼無聊的過去,中午各回各家去吃飯,雖然爺爺祖母有留下他們的意思,可是各家都很自覺,都領回家吃去了。
“元鼎學的怎麼樣,有沒有偷懶!”夏守智問道。
“沒有,我記住了三個字,上、大、人!”
“嗯,下午好好學!”
下午夏元鼎去的最早,看到爺爺正在小寐,他隻好安靜坐著,沒有打擾。
元德、元鳴他們到來,吵吵鬨鬨的,夏繼祖終於醒了。
“爾、小、生!”
爺爺居然又教了三個字,夏元鼎有些感慨,一天就教六個字,他的這些堂兄能記得住嗎?
果然,一到下午等到學新字的時候,幾個堂兄就上午剛教的字還回去了。
為了能有在紙上練字的機會,夏元鼎的表現隻好有些逆天了,雖然他自己覺得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但爺爺卻對他另眼相待了。
總的說,下午的學習不是很順利,看到結束的時候,元德、元鳴、元初都沒太有精神就知道。
讓夏元鼎驚奇的,這個元傑堂兄記憶力還真是強,硬生生的能把字記全了,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