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陳留,將軍府。
袁熙:丫的,韓馥早不死,晚不死,非要我來的時候死,氣煞我也。
袁熙也真是夠背的,韓馥也自殺了,與仙鶴樓事件一樣,都死在了袁熙的麵前,還有一堆的人證物證。
自此,袁熙逼死韓家父子,這個的惡名,算是給坐實了,鐵證了。
袁熙雖未殺韓馥,但韓馥因他而死,這形成了一個閉環,這也讓袁熙的聲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
191年。
豫州穎川的戰局,也因為孫堅的撤退,變得明朗起來,隻剩下孫策斷後,而於禁也終於抵達了戰場。
“父親你看對麵,孫策那小子,開始生火做飯了。”曹昂眺望著對麵,冉冉升起的炊煙,“咱們要不要進攻?”
曹操點了點頭,又看向旁邊一人,“誌才你覺得,是否可以發動進攻?”
戲忠淡淡搖了搖頭,“恐怕來不及了,你們看炊煙數量?根本就不對。”
“什麼意思?”曹昂不知所以,趕緊看向了對麵,“隻有十幾股的炊煙?”
夏侯惇突然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孫策那小子,昨晚已經跑了?”
這時,一員麵色剛毅的將軍,帶著頭盔進入了大帳,“孫策已經撤了。”
聞言,曹操麵色難看,他確實大意了,“文則,可有探查清楚?”
“嗯,我親自察看過了,孫策軍營隻剩,不到幾十老弱。”回話的這人,正是鮑信帳下的於禁,“千真萬確。”
~~~
穎川之戰基本上是,曹操壓著孫策打,但即將收尾之際,他沒想到讓孫策擺了一道,還真是後生可畏。
不過,這不重要了,孫堅已經撤軍,那麼,他曹操也就算勝利了。
曹操:至於你孫堅,是主動撤退,還是被動撤退,關我曹操什麼事,反正你撤軍了,我也守住穎川了。
。。。。。
191年,冀州,鄴城,車騎將軍府。
“元圖,我這樣做對嗎?”
袁紹看向南方,隱隱有些不安,所以,他問道自己的心腹逢紀。
“主公指的可是,兩位公子的安排?”聞弦而知雅意,逢紀篤定說道。
“法理上,顯思最為合適,但論能力,顯奕更加出色。”袁紹自顧自說道,“都是為人父母,你會如何做呢?”
這個問題相當敏感,即便逢紀已經,選擇支持袁熙,但仍舊不好回答。
他默然良久,“若是太平之世,大公子可當仁不讓,然今乃大爭之世。”
袁紹明白逢紀的意思,他擺了擺手說道,“無需顧忌,直說即可。”
“盛世立嫡以長,亂世立嫡以賢。”
說罷,逢紀長揖而拜,不再言語。
~~~
亂世之中,選擇接班人,可不同於太平之時,亂世的接班人,如果選不對的話,可是隨時會被彆人乾掉。
亂世之中,所謂的仁義道德,那早就被丟棄在,角落裡的垃圾桶了。
首先你要贏,並確保最終勝利,你才能審判正義,布仁德於天下。
袁紹和李淵兩人,他們的選擇,沒有什麼區彆,不過李淵贏了而已。
如果,袁熙能和李世民一樣,打得開局麵,鎮得住場子,成為承上啟下的,第二代君王,那麼袁家就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