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若無我董卓,大漢當自斷一臂,什麼阿貓阿狗,也都得跳出來。”董卓很是自負想道,除了馬騰和韓遂,其他的小諸侯,董卓都不看在眼裡。
當然,隻限西北的諸侯。
關東諸侯中,袁紹、曹操、袁術、孫堅等諸侯,董卓也不敢小覷。
因為董卓的存在,西北的諸侯,不得不抱團取暖,其中以馬騰、韓遂為首,候選、程銀、楊秋、李堪、梁興之餘,紛紛歸附其下,以苟延殘喘。
馬騰在西北的地位,如同關東的袁紹,韓遂的地位如同,盟軍勢力的曹操,所以,韓遂與馬騰,結拜為兄弟。
馬騰和韓遂之間,名義上為兄弟,實際上是盟友,比起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他們的關係,是利益捆綁。
。。。。。
青州,平原,太守府。
賓主落座後,劉備熱情款待袁熙,他舉杯相邀,“二公子親自前來,劉備不勝感激,這杯酒我敬袁公父子。”
袁熙亦是舉杯,神情自若,“玄德公說笑了,我父親敬佩公之義舉,才派我前來,贈予平原五千石糧草的。”
“哦?”劉備明顯頓了頓,“不是借的嗎?公子何以說,是贈予我的?”
袁熙灑然一笑,“明人不說暗話,我父親需要右翼安全,而劉平原你需要,賑濟青州流民,我們各取所需。”
劉備深深地,看了眼袁熙,“二公子真乃智者也,備亦是如此想法。”
隨即,袁熙和劉備商議了,一些個中細節,然後,敲定派雙方人手,在平原城外,進行糧草的交界事宜。
袁熙和劉備的交易,這使得雙方受益,袁熙沒有矯情,劉備同樣不矯情,他們首先是梟雄,其次才是仁者。
有時雙方談判,坦誠相待是最好的,利益捆綁交換,也是最順利的。
感情和道德這東西,有時候是一種奢侈品,利益的互相交換,才是人生常態,雖然很無奈,但這就是現實。
。。。。。
“二公子真的不怕,我劉備突然發難?”臨走之前,劉備疑惑問道。
“我相信玄德公,你不是此等下作之人。”袁熙頓了頓腳步,他淡淡看著劉備,袁熙知道劉備指的是,剛才他把趙雲和許褚,留在庭院的事情。
劉備點了點頭,“二公子好氣度。”
袁熙頭也沒回,他便揚長而去,途中他招呼了趙雲和許褚,“子龍,仲康,交接完糧草後,我們速回冀州。”
“諾。”“諾。”趙雲和許褚,紛紛跟上了袁熙,他們要確保,袁熙的安全。
這時,二爺關羽也沒有了,一開始的敵意,他點了點頭之後,主動給袁熙讓開了路,“二公子,還請慢走。”
袁熙亦是淡淡回禮,深深看了眼關羽,他便帶著趙雲和許褚,朝著城外方向走去,畢竟,夜長夢多不是。
191年,青州,平原。
可惜劉備根基太弱,若是有袁家這種背景,這漢末的天空,將是他和曹操的獨角戲,其他諸侯不足看也。
袁熙感到慶幸,出生在了袁家,白手起家的話,他還真不夠看的。
袁熙承河北基業,袁家百餘年之底蘊,還差點被曹操和劉備,按在地上摩擦,真的就差點翻盤了,真險。
宣武帝誌大性疏,其善於統將,而不善於統兵,這就是袁熙的弱點。
袁熙帶十萬兵,或可橫行天下,但超過這個數,他反而束手束腳。
司馬懿沒有這個煩惱,他和韓信頗為相似,所帶之兵多多益善,所以,為了天下攻伐,袁熙不得不重用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