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孩子滿月的那一天,宣寧的哥哥曜郡王奉旨回京,因為在這一次大地動中,曜郡王立了大功,皇帝要封賞他,不過被曜郡王拒絕了,反而將功勞推給了下麵的人。
其中就有韓家!
當初預警的是韓家幼女韓嬌娘,而韓嬌娘也在救援災民時,因勞成疾而去世,韓家則是在朝廷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得了韓嬌娘的信果斷拿出了大半家財置辦大批的藥材和糧食以及禦暖的衣物無償的捐獻給災民,在第一時間穩定了局勢,從而立下了大功勞。
皇帝因此對韓家大加褒獎,賜韓家積善人家的牌匾,還給韓老爺子賜了一個五品的虛職,封韓家為皇商,準許韓家子弟讀書進,韓家一躍而從普通商戶人家而成為了皇商,地位與先前大不一樣!
王家得到消息心裡憤憤,卻也知道,如今韓家已經今非昔比,不但有皇帝的恩賞,甚至還有曜郡王做靠山,誰想要對付韓家,都要問問曜郡王同不同意!
王家滿心的不自在,卻也毫無辦法。
王希賢卻是心中大震,他萬萬沒想到竟然會在這個時候聽到韓嬌娘的死訊。
這一年多來,他無數次想起韓嬌娘,那個美麗溫柔的女子,對他從來都是真心實意一心一意的,可當初他卻為了前程將她推進了絕地,等到他察覺到她的好時,他卻已經永遠回不了頭了,如今,她竟然還死了!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韓嬌娘的死,在江南士林間竟然掀起了風波。
韓嬌娘,竟然是白鶴書院的學生,更拜得大儒為師,聽說還曾經跟成言大師辯論過佛法,聽說,她的醫術還非常厲害!
王希賢整個人都呆住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那個人,跟自己認識的那個人是同一個人!
可事實就是事實!
王希賢突然間很後悔,其實他一直都知道,韓嬌娘是極為聰慧極有才華的一個人,要不然當初他也不會愛上她,非要娶她為妻,可為什麼到最後,他卻拋棄傷害了她呢?
王希賢忍不住想,如果當初自己不貪心,是不是他依舊如以前一樣幸福?
心情不好的王希賢喝醉了酒,喊出了韓嬌娘的名字,恰好宣寧去找他時聽到,當即大怒,抽出鞭子將王希賢狠狠的打了一頓,將王希賢打得遍體鱗傷,而後又提鞭去韓家尋釁,打了幾個人,讓韓家人受了幾分驚嚇,最後還是元曜出麵,警告了宣寧一通,宣寧不得不離開,卻依舊一肚子氣,乾脆就將這一肚子氣都發到了王家人身上!
等到王希賢醒過神來,忙找宣寧解釋,可惜宣寧已入了先見,根本就不再相信王希賢,對他再無好臉色,甚至又開始跟她的那些麵首鬼混,絲毫也不顧忌王希賢的麵子,若是王希賢或者王家人敢囉嗦一次,就立馬揮鞭子,就算是王家人避讓她不去觸她的黴頭,也會被心情不好的宣寧抽打一頓。
最慘的是王希賢的妹妹王氏,因為當初正是王氏給王希賢跟劉小姐拉線,宣寧遷怒起來,不但用鞭子抽花了她的臉,甚至她當時已經懷了三個月的身孕,也被打落了,而且因為受了驚嚇,王氏的身子也壞了,再不能生育,而她此前還沒有生育有孩子!
王氏的夫家因為王希賢不敢輕易休棄她,但又因為她得罪了宣寧公主而嫌棄她,給王氏的夫君納了二房,而王家也並不敢說什麼,等到那二房生了兒子,徹底的得了王氏夫家的寵愛,王氏徹底的成了擺設,年紀輕輕就蒼老了十多歲,身體還虛弱整天要躺在床上,吃穿用度也被苛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而王家也因為宣寧公主的暴脾氣,不敢再在京城呆,灰溜溜的回了錦州城,本以為可以仗著宣寧公主的勢耍耍威風,卻被劉家不動聲色的挖坑坑害,名聲也變得非常的不好。
王希賢因為這些俗事焦頭爛額,他想哄宣寧,但是宣寧已經不耐煩他了,又開始明目張膽的養起麵首來,王希賢心裡嘔得要死,卻不想步那位狀元郎的後塵,隻得生生吞下,專心教養起女兒來!
他以為他這一輩子就這麼窩囊下去了,但他沒想到變故會來得這麼快。
三年後,元曜意外身亡,太後也因為悲傷過度而死,而等到太後和元曜一死,皇帝對寧王府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那些揣測到了帝心的人收集了宣寧這些年的惡行呈報上去,引起了皇帝的雷霆大怒,最終念在元曜的情分上,饒了她一命,但也將她的封號擄奪,貶為庶人,王希賢跟王家也因此受到了牽累,一下子被打入了塵埃!
失去了所有的宣寧終於不再那麼可怕了,但是王希賢也無法跟她和離,宣寧又是個潑辣的,兩人的日子依舊過得雞飛狗跳,如此幾十年過去,王希賢也漸漸的老了,他回想起他這一生的時候,再想起他的原配妻子,眼角突然間落了淚。
如果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一定會好好的對待他的嬌妻,再也不讓她受半點兒委屈也不會再傷害她了。
可惜,這個時候就算是後悔,也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