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祭祀之秘_寒門聖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寒門聖人 > 第七十四章 祭祀之秘

第七十四章 祭祀之秘(1 / 1)

推荐阅读:

寒門聖人!

左衝大儒一夕之間由進士晉升大儒,在大周皇朝十萬年來,都是能夠記載進史冊當中的傳奇。???.?r?a?n??e?n?`o?r?g?

《百國賦》蘊含的奧秘,成百上千的讀書人都曾經認真鑽研過。

太安紙貴,不僅僅是讀書人對這部著作的追捧,還有發自內心的好奇。

張易凝神靜氣,他隱約抓住了《百國賦》的一些奧秘,卻總有些東西想不清楚。

傲觀海同樣收斂呼吸,《百國賦》的名聲,不止在讀書人中流傳。在熱愛文章的龍族之中,也有赫赫威名,左衝成就大儒之後,龍族有數位龍帝和龍神爭相邀約,與其探討這部名作。

隻不過他們究竟是否知曉其中的秘密,無人知曉。因為龍族從始至終,沒有透露任何一個關於《百國賦》的消息。

黑瘦先生右手古卷輕輕在左手手掌拍打,朗聲道“文章合乎天道,即能產生異象。院長大人當初做出傳天下文章,有五重異象降臨,從進士直升翰林,並未上道一書院參悟春秋書。”

“人族曆史上,有許多這樣的天縱奇才,他們的才情非常人所能及。但左衝大儒絕非這樣的天才,按照他後來為左氏族人訓誡時所說,既非天才,就應當做一個地才。”

“左衝大儒一步一步累積自身知識,從中明曉天地至理,從而寫出《百國賦》,引發十重異象,方能一舉成就大儒。你們可要知道,就算大賢書,也最多十重異象。”

“至於《百國賦》為何能引發十重異象,就連我都不能知曉。”先生微微搖頭,歎氣道,“除非有一天,我們能從秘境中走出去,親自遊曆文章中的那些地方。”

張易伏在屋頂若有所思,他原本以為這位黑瘦先生會直接道破《百國賦》的秘密,沒想到卻說起了文章和異象的關係。

石鼓書院院長林雨,三俊才子李三思,左衝大儒,這些人根本未曾前往道一書院參悟春秋書,卻能夠晉升翰林乃至大儒,不得不讓人稱讚。

文章引動天象,天道賜予福祉,這的確比參悟春秋書還要接近天道本質。

本來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大多數讀書人卻陷入了迷局。除卻他們自身資質限製之外,大多數人是不想,或者不敢打破常規。

傳世水調歌引發三重異象,世人皆知。就算他現在做出《將進酒》,恐怕也最多五重異象。

張長弓在大儒時就能拚死妖族大賢級彆的對手,他尚未著成的《水妖經》,自然在《百國賦》乃至許多大賢著作之上。

難怪天地玄門對自己窮追猛打,甚至不惜殘害許多張氏血脈,企圖用“血脈尋蹤”之法尋找線索。

“石鼓書院應當跟白馬書院一樣,從始至終都隻有一位院長。大儒能活數千年,那位林雨院長對《百國賦》的理解遠超常人,黑瘦先生恐怕就是經由她間接教導。”

“黑瘦先生說需要親身經曆其中的地方,我去過太安城和南都城,《百國賦》中特彆標準的五月廣場和古龍寺我都已然去過,我雖然發現有些不一樣的地方,但真正能夠引發異象的東西,我卻暫時沒能發現。”

張易沉入思緒中。

下方的弟子卻在黑瘦先生說出解散後,紛紛搬著凳子離去,進入村落中。

林飛湊到黑瘦先生身邊,嘿嘿笑道“三叔,林海今日在黑森林中巡邏,好像聽到一個巨大怪獸的吼叫,將其他怪獸都嚇跑了。”

黑瘦先生聞言一愣,望向林海。

林海肯定的點了點頭,證實了林飛的話。

“恐怕是黑森林中某個巨頭蘇醒了,林海,你告誡一下村民們,讓他們這幾日就不要過河了。”黑瘦先生皺了皺眉,淡淡道,“明日在村中心得廣場舉行祭祀典禮,希望能夠得到天道賜福,喚醒院長。”

林飛輕聲道“三叔,我看幾位長老終日在學堂中為院長治病,院長蘇醒的時間卻越來越短,是不是……”

“閉嘴!沒有院長,就沒有咱們林氏一族,更沒有石鼓書院。”黑瘦先生怒不可遏。

林飛顯然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低下頭不敢再多嘴。

張易聽到幾人的談話,與傲觀海對視一眼,隱約明白了一些事情。

一人一龍從房頂下退走,在離村子不遠處歇息。

傲觀海頗有些擔憂道“先生,我感覺學堂中有幾股氣息極為強大,至少都是人族翰林的水準,我們想要從他們手中救人,實在有些困難。”

張易點了點頭,道“石鼓書院這些讀書人雖與世隔絕,但在讀書修行一道上,不比四大書院差。這處秘境極為奇妙,你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乎跟外界沒有區彆……說明那位院長,的確是真正的大能。咱們不能強行救人,那麼,便隻能智取了。”

“智取?”傲觀海好奇望向張易,龍族雖聰慧異常,在智謀方麵卻比不得人族。尤其是百家之中的兵家,幾乎稱得上大智若妖。

上古天罰後,兵家傳承幾乎損失殆儘。如今的武道修煉者,隻知武道,卻將兵家真正的精華丟失了,不複上古武聖的威名。

張易輕輕點頭,道“沒錯。我方才瞧見皇先生和重樓被捆在古樹上,若是那幾位強者夜裡不在學堂駐守,咱們就可以悄悄將他們救走。”

“如果他們不會離開學堂呢?”傲觀海並非故意找茬,而是替張易分析利弊,免得兩人都身陷其中,救人未成反而再將自己搭進去。

張易淡然一笑“那便隻能從祭祀典禮上入手了。”

進士論春秋,翰林習六經。

六經又稱六藝,《禮經》為六藝之首,是讀書人皆應遵循的禮節。

禮有五類,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

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

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國主以及豪門世家可祭山川,一般讀書人隻能祭己祖先和灶神。

未完待續。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