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終結者!
過了許久,秦淮長歎一聲,來到上位坐下。
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剛才失態了,平複了一下心情,他強自微笑道“嗬嗬沒事的,這等小人,我也不屑讓他幫忙,憑我們的實力,完全可以獨自擊敗頑敵,又何必尋求他人。”
“來來來,都坐下,不要拘禮。”秦淮又重新揮了揮手。
眾人麵麵相覷,全都心底忐忑的坐到座位上;尤其是楊業,他對秦淮不了解,不知道對方的秉性,見秦淮如此反常,他更加拘謹了起來,動作間也變的小心翼翼,生怕再次觸怒這個朝廷的太師。
而相比於楊業,淩楓和錢力卻是要好的多了,兩人都知道秦淮,做事沉穩,注重儀表,剛才這樣失態肯定是被氣糊塗了,而此時反應過來,當然也就恢複了正常。
不過從表麵上看似乎沒事,但淩楓和錢力知道,秦淮現在肯定是極其難受,硬憋著呢。
“算了,你們都先回去吧。我有事再召你們來。”
當眾人坐下後,秦淮卻是忽然擺了擺手說道,他語氣有點低沉,顯然還在為魏寧的事不愉快。
三人互相看了眼,都沒有繼續留在這打擾他,紛紛拱手應諾,之後退出大堂。
走到外麵,淩楓側眼看了看楊業,失笑道“楊大人,你這麼緊張乾什麼?”
“不不緊張。”
楊業擦了擦額上的冷汗,朝淩楓作了一揖,隨即快步離開。
像他這種縣令,以往見過最大的官就是開原郡守,現在猛不丁的來了個權傾朝野的太師,他當然噤若寒蟬,這可都是一句話就能判定他生死的上位者,而在今日,他更是看見了太師當場發火,他如何能不害怕,能保持沒有尿褲子走出來,已經是定力極好了。
此時錢力已經走遠,淩楓也不在此逗留,騎上戰馬後,快速疾馳
帝都。
對於秦淮和淩楓等人來說,也許泗水關的戰事隻是暫時的攻擊不順,沒什麼大礙;但對於遠在帝都的皇宮,尤其是帝都外城的鬨市之中,卻早已掀起了驚濤駭浪!
數月前,秦淮率六十萬大軍出征,氣焰何等的不可一世,那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此戰必勝,而且會以非常強勢、霸氣的方式取勝,反賊絕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可如今呢,大軍接二連三的受挫,才開戰幾個月,就折損了幾乎一半人馬,不要說官員們了,就連百姓都無法接受;隨便哪一家客棧中,都可以聽到彆人談論此事,說什麼的都有。
百姓談論的話
“知道嗎,太師敗了!”
“早就聽說了,六十萬大軍啊,唉。”
“太師可是我朝最能征善戰之將,沒想到帶著那麼多的士兵出征還是沒能平亂,看來龐毅龐將軍真是名不虛傳啊,當初能戰勝彝族,也絕非僥幸。”
“我聽說他新拜了兩個軍師,是淮郡俊傑蔣義元和蔣義曲,這兩人在士族中可是有很高的威望的,有他二人相助,我看唉,這北疆怕是要變天了。”
“噓小聲點!”
“你們這算什麼消息啊,都是老黃曆了,我有個兄弟在北邊,他回來告訴我,說龐將軍在淮郡招兵買馬,部下已經擴充到三十萬哦不,已經五十萬了!”
“啊這麼多。”
如此流言蜚語,數不儘數,街頭小巷,比比皆是。
但不管是誰,都沒有人稱呼龐毅為反賊,或者說稱呼為賊頭;這就值得深究了,龐毅明明就是一個造反的賊寇,卻沒有人對他不敬,可見前者在百姓中的威望是很不錯的。
這就又要說到半年前的那一戰了,龐毅帶兵征戰彝族,最終大勝而歸;雖然皇帝下旨削去了他的兵權,但在百姓心中,龐毅是英雄,為百姓帶來了和平,值得尊敬。
而反觀皇帝的做法卻有點讓人難以接受,雖然他後來自圓其說,可也沒有多少人相信;一些如‘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帽子算是穩穩的扣在他頭上了,隻因皇帝身份尊貴,所以才沒人敢說而已,要不然,帝都城早就鬨翻天了。
好吧,扯遠了,接著說現在帝都的情況。
在百姓議論紛紛下,朝中官員們都有些坐不住了,很多武將紛紛請求出戰,想儘快平息戰亂,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杜遠、楊雄,兩人各擁兵數十萬,早就想建功立業,前方戰事不順,正是時機,兩人豈肯放過。
而至於那些文官們,也都各自上書,有的建議皇帝給秦淮增兵,有的建議以靜製動觀望,而還有的,竟然建議皇帝招安龐毅,因為龐毅畢竟是朝廷的將領,龐家也是世代忠貞,這一次反叛,一多半都是皇帝的錯,就不該削減人家的兵權。
對於這些,皇帝沒做任何回答,他已經免朝三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