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圓朗道“陛下,想收複東疆,就必須要有實力強大的水軍,否則斷難成事。不知陛下對臨江水軍可有把握?”
“臨江水軍共有兩支,一直是西北的共有五萬人,不過歸楊雄掌控,還有一支在朕手裡,共十萬人,不過久疏戰陣,隻怕難當大任。”
小皇帝歎了口氣“朕觀餘慶龍倒是個水軍將才,如果他肯率大軍相助的話,定不懼東疆水軍。”
其實小皇帝早就在打餘慶龍的主意了,去年他還有意向餘慶龍示好,向餘慶龍拋出橄欖枝,不過餘慶龍並未理會他,這讓小皇帝瞬間沒有信心了。
徐圓朗說道“陛下,此事應該下旨給淩楓,餘慶龍是他的部將,隻要淩楓給餘慶龍一道命令,定能調他前往東疆助戰。”
“朕當然知道,此事還在謀劃中。”
小皇帝擺了擺手“算了,此事暫且不說了,你先把士兵訓練好,多則一年,少則數月,必定能用道。”
“是陛下。”
徐圓朗沒有任何遲疑,他也等著那一天呢。
為將者誰不想建功立業,誰不想青史留名,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也希望在有生之年立下功勞。
小皇帝在帳中坐了很久,和徐圓朗探討了很多問題,直到很晚,放在離去。
對於這個大將軍,他非常滿意,也對平定天下有了一絲絲底氣。
開原郡。
內政司。
黃陵公這幾日越來越頭大了,流民的事看著似乎已經解決了,還有那些屯田的青壯也都發到了各縣,已經開始春耕,可是讓黃陵公煩惱的是,流民一直在安排,可是卻越來越多。
經過初步統計,以及各縣送來的數據,就在這短短的一月時間裡,開原多了三十多萬人口,加上以往的流民,人口都快破百萬了。
百萬啊,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數字!
還有,如果這百萬人全都是青壯的話,那還好,直接分給他們土地,讓其耕種就是了,可是經過調查才知道,這些人之中,很多都是老弱婦孺。
一句話,都是張著嘴要吃飯的!
前段時間內政司還想出了一係列的政策,比如,挑選一些青壯去修路,修築城牆等,或者幫助官府屯田,也算給了官府一些貢獻,也不枉每日吃的那些粥啊,須知一日兩頓呢。
可是這些人有什麼鬨動力啊,老弱婦孺,連走路都困難。
這讓黃陵公為難了起來,這些人要怎麼安排才好呢?
帶著疑惑,黃陵公來到了郡守府,求見淩楓。
經過通傳後,黃陵公來到大堂。
將流民的事跟淩楓說了一遍,黃陵公問道“主公,不知你可有什麼好的辦法?”
“黃陵公啊,你們內政司的人都沒想出主意來?”
淩楓實在是無語啊,內政司幾十號人,都是從各地選拔來的人才,如今麵對流民,就這麼的速手無策,還要來向他請示。
黃陵公也是老臉一紅,他知道像這種事一般都是由內政司決定的,而且淩楓自己也說了,他不愛管這些內政還有瑣碎之事,用淩楓的話說,他隻管治軍。
而如今有了軍機處,淩楓也不怎麼治軍了,其實都在搞那些新鮮的玩意。
頓了頓,淩楓道“你的憂慮,不外乎就是擔心開原的糧食經受不住,流民越來越多,而且還都是老弱婦孺,白吃飯沒貢獻,你覺得有點虧是吧?嗬嗬沒想到你現在能這麼考慮問題啊,我記得你不是一向都以百姓為重麼,流民來了,咱不能拒之門外,該施粥就施粥,這是無可奈何之事啊。”
其實黃陵公確實有些變了,雖然他很想把這些流民安頓好,不過他也不能不顧及淩楓啊,畢竟淩楓不是慈善家,在這亂世,最重要的就是糧食,可是這些日子他已經發出去十幾萬擔糧食了,如此下去,他真怕會給淩楓帶來不便。
所以在救助那些流民的同時,黃陵公也想不傷害到淩楓,畢竟淩楓可是個好主子,絕不能因此而減弱實力,若是被其他勢力吞並了,以後又有誰來救濟這些流民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