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局中局!
這個晚上很高了。
吃過飯,在飯店彎曲的過道裡,諸部長和美女們走在前麵說說笑笑。溫照盛跟梁健走在後麵。溫照盛左手輕輕搭住梁健的肩膀,說“梁健,明天主動去胡書記那裡一趟。”
梁健說“需要去嗎?可胡書記沒有叫我過去!”
溫照盛說“你這人啊,領導不叫你去,你就不去?領導很忙的,即使我們這些常委也不會天天叫我們去啊。如果我們不去,那不是對領導的關心疏忽啦?何況,胡書記在常委會上想儘辦法,保留你正科級領導乾部後備人選的資格,她可能也希望聽聽你自己的想法吧?”溫照盛這話,說得有點道理。
但梁健還有一個疑問“可我去了,卻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可彙報,這段時間我都沒做過具體的事。”
溫照盛笑說“這個你不用擔心。有時候態度,比具體的事情更重要。對領導來說,正確的態度,比你在態度不明朗或態度不正確的情況下做事,要管用的多。記住我這句話!”梁健細細品味這句話,嚼出的味道很深很遠。
第二天上午,梁健就來到了三樓胡小英的辦公區域。委辦主任陳政問他,跟胡書記有沒約好?梁健如是說,沒有。陳政說,那可惜了,上午市裡有領導過來,看看下午是否有空。
梁健說,沒事,胡書記忙,我下午再來。
陳政說“實在抱歉。我會跟胡書記轉達你來過了,看她是否有時間見你。”這次陳政對梁健倒是特彆客氣。那天區委常委會上,胡小英為梁健據理力爭的場麵,列席會議的陳政當然看在眼裡。他從沒見胡小英為哪個乾部據理力爭,既然胡小英態度如此明顯,這個梁健肯定開罪不得。
梁健走後,陳政來到了胡小英辦公室,及時將梁健求見的事情說了。
胡小英正在翻閱關於市領導調研的彙報稿,稍停,抬起頭來,說“上午和下午都沒空。你讓梁健下班之後,直接到我這裡來吧,晚飯前我還有點時間。我也正有事想和他聊聊。”
陳政答應了,回到辦公室後馬上打電話給梁健,把胡小英的意思說了一下
有時候,並非忙忙碌碌才能乾成事,有空賦閒的時候反而能思考一些平時不大思考的重點問題。人一忙就會進入一種應付的狀態,這體現了人作為“螺絲釘”的作用,這時候你就徹徹底底成了社會性的人,人也就成了完成任務的工具,這時候的人跟機器沒有什麼差彆;但人進入了空閒狀態,開始思考人生百態,思考輕重緩急,思考終極意義,人之所以是“人”的價值和意義才被體現出來。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隻是停留在前一個階段,對後一個階段不是沒有體味,就是很少有時間體味。
目前沒有分管任務的梁健,這一天唯一的任務,就是在下班之後去見胡小英。其餘的事情,他不去做,也懶得做,隻是隨手翻看著以前乾部工作的文件、資料和彙報稿。漸漸的,他就進入了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他發現了某個問題,想要鑽下去了解、不斷深挖的狀態。
梁健從這些材料中發現,長湖區的乾部工作,存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那就是乾部配備整體年齡較大,年輕乾部都不年輕了,像梁健這樣三十歲不到的副科級乾部簡直鳳毛麟角。同時,有些乾部在一個崗位上時間超過十年,這就容易造成利益根基深,滋生問題。
梁健再細細查閱有關材料。發現這個問題,有其曆史和現實原因。就曆史原因來說長湖區是個新建區,曾經曆了與另外一個區的撤並,由於長湖區是中心城區,當時許多年齡偏大的同誌為上下班方便要求留在長湖區,這批人中大部分背後都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留下來後,造成了長湖區乾部平均年齡往上靠。一個機關裡,若年紀大的人占據了中層崗位或領導崗位,年紀輕的人,就上不來,培養起來就慢。
另外,有些領導乾部在同一崗位上超過十年,這也不是偶然因素所致。深層原因就是,這些崗位基本都是重要崗位,是有利可圖、灰色收入居多的崗位。就比如,區財政局局長姚發明,在財政局副局長、局長崗位上整整呆了十二年了。對於姚發明做事的風格,梁健已經有所了解。姚發明對梁健這樣的組織部副部長一出手就是五萬塊,對於更高級彆的領導,出手闊綽可想而知。而這些所謂禮尚往來的錢從哪來?當然不可能是他姚發明自己的腰包裡掏出來的,其可想而知!
梁健擔任組織部副部長,時間不長,就能敏銳地發現這些問題。以前的分管副部長王兆同就沒有發現?部長朱庸良就沒有發現?能夠達到這個領導層麵的乾部,都不是傻子,這點洞察力和分析力都應該具備!那麼,他們為什麼無知無覺、視而不見呢?原因隻有一個就是不想麵對!觸動這些問題,其實也就觸動了官員的根本利益,甚至官員背後那個巨大的關係……
梁健本也不想去管這個事情,作為一個領導乾部,對於官場的許多敏感問題,其實具有一種本能的戒心。隻是,他這人有時候有些倔,發現問題喜歡刨根問題,一旦感興趣便停不下來,都說最怕認真兩字,一認真,時間都像飛一樣,一晃就到了下班時間。
區委辦主任陳政來電話了。
梁健伸了伸腰,接起電話,問道“陳主任,胡書記有空了?”
陳政在電話裡說道“梁部長,胡書記待會還有個飯局,梁部長你彙報情況時,還是儘量簡短一些!”
委辦主任陳政將梁健帶入了胡小英辦公室後,站在一旁說“胡書記,這裡沒事的話,我先去酒店了。萬一客人來了,我們這兒沒有接待,失了禮數。”
胡小英說“陳主任,你想得很周到,你先過去吧。我和梁部長聊幾句就過來。”
陳政一走,辦公室裡忽然安靜下來。梁健本來想好了一番話,可麵對胡小英,卻又覺得那些話實際上沒必要說。
還是胡小英先說話了“梁部長,聽陳主任說,早上你來找過我?”
胡小英稱呼他“梁部長”,而不是“梁健”,讓他有一種生分的感覺。不過這也正常,這裡是胡小英的辦公室,算是公用場合,在公共場合就要扮演公共身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