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的目光情不自禁地溫柔了下來,嘴角微微彎起,心也隨著琴聲,變得柔軟無比。
那時候,他何曾想過,她會是項部長的女兒,又何曾想過,有一天,他會和她這樣並肩坐在一起,她是他的妻子,還有了一個屬於他們的孩子。
時光荏苒,有些人已經不在身邊,但有些人,卻來到了身邊。去去來來,緣滅緣起,總是讓人捉摸不定。可,生活,不總是低穀,也總有上揚的時候,例如此刻。雖然心中會有遺憾,可對於梁健來說,家庭和事業,都已經穩穩拽在手中,他還有什麼不滿足,還能有什麼理由,不珍惜
清晨,梁健站在辦公室內的窗邊,看著窗外並不遼闊的風景,想著昨夜的溫情一幕,依然忍不住嘴角上揚。
忽然,門開了,梁健驚醒,回頭,看到沈連清拿著打掃衛生的工具,有些無措地站在那裡。
“早。”梁健笑著招呼。沈連清這才晃過神,忙也跟著打招呼“梁書記早。我來打掃衛生。”
“好的。”梁健站在那裡沒打算動。沈連清看了他兩眼,忍不住說“梁書記,要不您還是到外麵等一會吧可能會有點灰。”
“哦,好的。”梁健拿了一本書,走了出去。
沈連清的動作很快,還順帶給他燒了壺水,泡了杯茶。走的時候,梁健喊住了他“待會中午要是沒事的話,就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沈連清愣了一下,說“好的。”
常建是八點十五分到的,他沒敲門就進來了,可抬眼就看到梁健坐在辦公桌後麵正在看材料,一驚,忙停了正要買進來的腳步,說“梁書記早。”
梁健抬頭“常秘書長早。”
常建尷尬地笑了一聲,一邊說“梁書記水還沒燒吧”一邊走向一旁放著水壺的桌子。“哦,已經燒好了。對了,你幫我聯係一下於建德部長,看他現在有沒有空,讓他過來一趟。”
“好的。”常建一臉尷尬的出去了。
二十分鐘後,於部長到了。常建泡了茶後,站在那裡,沒走。梁健抬頭看他,說“沒事了,你先出去吧。”
常建出去後,梁健跟於部長客套了幾句後,點出了這次喊他過來的主題。他問於部長“秘書的人選,我基本已經確定下來了,秘書辦的沈連清。但他目前好像隻是個副科,級彆上沒問題吧”
於部長既然在給梁健的名單裡有沈連清的名字,肯定是已經考慮過了這個問題。所以,梁健一問,他立馬就回答了“問題不大。先提個副處,至於處裡的職務的話,先不安排,讓他熟練個半年,工作基本熟悉了之後,再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這一點,跟梁健以前在鏡州時的待遇,其實是有些相像的,和梁健的想法,也是不謀而合的。他點了點頭,說“那就這麼安排吧。”
於部長問“那沈連清同誌那邊,需要我去找他談話嗎”
梁健說“這個你決定。”
“好的。”於部長點頭。一個話題結束,梁健喝了口茶,又問了一個問題“一般新的市委書記上任,都是要調研一段時間的。於部長覺得,如果我下去的調研的話,先去哪個地方,比較合適”
曾經,梁健就聽人說過,這調研第一個地方先去哪是很重要的。在下麵的那些人眼裡,這先後問題,可是證明了誰比較得領導重視的問題。
所以,梁健想問問於部長,想先了解一下,目前永州各個下屬區縣的整體情況。
於部長沒馬上回答,想了一下後,說“如果從一個領導的角度講,我覺得梁書記應該先去長清區。但如果是拋開我的組織部長身份,作為一個平民百姓的話,我覺得梁書記應該先去東陵縣。”
梁健問“為什麼”
於部長解釋“永州一共兩縣兩區。其中,永城區是城區,我們先拋開不說。其他三個地方,以長清區的經濟發展最好,東陵縣的發展最差。作為領導,肯定是首先考慮政績的問題。長清區現在的經濟發展是整個永州的主要帶動力量,不容小覷。所以,梁書記如果首選調研地點是長清區的話,首先拉攏了長清區領導的心,顯示了你對長清區發展的重視和肯定。其次,也給了外界一些信息,證明對長清區發展的投資是有機會能夠得到政府的幫助和扶持,這無疑會給長清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助力。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一個市的發展程度如何,不是看某個區的發展情況,而是看整個市所有區縣的一個經濟發展的均衡程度。如今,東陵縣和長清區相比,經濟實在是相差了很多。我有個朋友在那裡辦了一個漁莊,我去過幾次,說實話,那邊起碼有一半人的生活水平,僅僅隻是剛過溫飽。當初,高成漢市長在的時候,就曾經想過要對那裡進行規劃招商,看能不能引進一些和漁業相關的項目,來改善那邊的經濟水平,但一直沒找到。後來被借調到市裡後,這個想法就被擱置了。說實話,想要改善東陵縣的經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短期內,很難看到明顯的效果。很可能,梁書記您的整個任期內,都看不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