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巫!
端木圭不勝喟歎,道“三次了。。”
語調聽起來哀怨無比,卻與神態半點不搭“總有人打攪我下棋,都三次了仍未下完!”
一掃對弈時認真之色,端木圭半真半假懶懶地抱怨完,好整以暇地看著他倆。
陳羲敢肯定,看到巫女嘴角微微上彎,雖然轉瞬即無,卻定是偷笑無疑。
。。
默默深呼吸平複心境後,陳羲接話道“看來端木姑娘頗空閒,自己與自己對弈。”不等端木圭答話,又道“既如此,再來幫蔡平一個忙罷。”
端木圭轉頭,拂亂棋局,將小木人遞與茯苓;待甘草亦上前收走棋盤及相關物事後,她才起身招呼道“兩位大人,請坐。”
三人分賓主坐好,茯苓奉上茶水後退出。
“因何事前來靈星樓?——話說在前頭,若是來尋人,兩位可告辭離開。”端木圭呷口茶,向蔡平瞥了一眼,淡淡說道。
隻是一瞥,已讓蔡平有點不自在——自己尚未道出來意,可眼前的巫女似已知曉,還故意放話堵住他的嘴?
靈星樓當真不是一般詭異,不但裡麵之物,連人亦然。。
沉陷在紛亂心緒之中,蔡平默不作聲。端木圭見狀,饒有興致打量他一陣,對陳羲調侃道“莫非腓腓回來了,導致蔡上士再次迷失心智?”
“噢!並非如此!”蔡平反應過來,終於開口道“蔡某是來請師娘幫忙——”
“——幫忙確認蔡平所遇到底是人是妖。”陳羲接話道“並非隻為尋人。”
“喔。”端木圭清瞳流轉,不置可否,漫不經心地問蔡平道“蔡上士遇上何事?”
蔡平得以從頭談起“我義父有一侄,近日要到長安——”
蔡平義父為前任中壘校尉李厲,李厲有一侄名李鷹,現年二十。李鷹幼時曾跟隨李厲學武,雖堅持了些時日,卻因身體確實支撐不住而放棄習武。學武不成,他轉而學文,拜師研讀《論語》《春秋》《左傳》等經書史集,算是學有所成。行冠禮後不久(注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束發戴冠,並取字,以示成年),經人推薦,被朝廷委以內廷令史一職(文職,負責整理史書資料,在記史的太史令之下)。任命既下,李鷹從鹹陽家中捎信至李厲府中,稱近日出發,並已先發出些衣服用品,預備暫住長安李府一段時日。眼下衣服已存在李厲府中有日,上任日期將至,李鷹卻遲遲不見到來。
李厲正在擔心之際,昨日李鷹家中的兩個侍從來到府上,聲稱隨李鷹一同前來長安,然而在進城東之前,走東郊一座小山之時,李鷹忽然失蹤。
年介五十的李厲雖賦閒在家,鬢發雖花白,一雙鷹目依然目光炯炯,思路清晰,兼動作敏捷不輸當年。他盯住那兩個侍從,命他們詳細將事情原委道來。二人變得戰戰兢兢,一個名為小乙的說道“未走那山之前,小的前去探路,有人指路言道翻過那山即可直入長安東門,翻山隻需半日;若不爬山繞過,則還要越過兩道河流,需花費一日更多時辰——”
“——故而我等欲抄近路,去爬那山。行至半山腰,忽然公子似聽到甚麼,掉頭走入身側一片密林裡。小的邊喊邊追,公子卻對我等呼喚置若罔聞。”另一個侍從名大尤,補充說道。
“樹叢茂密,小的被地上樹根絆倒,抬頭隻見公子再行入深處,消失不見了!”
兩個侍從一起哭訴道“我二人一直往密林深處行走,行至山腳,卻不見公子。”
“公子失蹤,我等驚慌莫名,卻實在不知公子去了何處。”
“我二人商量著,隻好先到府上稟告。我等期望暗己祈禱公子已下山,已進城到了府邸,誰知。。”
嗚嗚哭泣漸漸大聲,兩人越來越驚懼,顫抖著伏地不起,隻是不斷磕頭。
李厲冷冷地打量著他倆。他倆衣服確有被樹枝劃破的痕跡,小乙膝蓋確是有新傷,看來不似撒謊。但李厲並未全信,半信半疑間,越發憂心侄子下落。
他先下命關押小乙;再喚來蔡平,命他與大尤一同出城去尋李鷹。蔡平一向視義父李厲如同親父,伺奉至孝,且對李厲命令無一不從;李厲既出聲,蔡平遂動身前往東郊那無名小山。
在大尤帶領下,蔡平走入山中。山中樹木茂密,地勢卻平坦易行。並未花太多時間,二人就行至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