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而他轉向高台後方。高台淩空,與圍牆相距甚遠;邊緣(正殿後麵)架了一橋,通往一棟三層高的閣樓,正是太一神廟戍祖巫師所住之樓。橋之出入口有巫師把守,外人絕不能隨意進出。
自那閣樓而下,方可去相鄰幾處屋舍。那些屋舍皆為太一神廟其他巫師所居住,間以樹木,俱在大圍牆之內,有一側被木柵欄所攔(就是陳羲剛入廟見到岔口右邊那道木柵欄)。廟主楚尤和能走近神像祭祀的有“上殿十位”之稱的巫師,住在東側兩棟樓裡,其中楚尤獨居正東一棟樓。
而圍牆之外,在神廟西側,有宋上士及其軍士在戍守。
陳羲暗自分析道也即是說,竊賊若竊得神像,隻有四條逃跑路線——
一,自正殿而出,走過殿前空地並走下石階,從正門逃走。
二,繞到正殿後麵,過橋,自閣樓走下,再攀牆而出。
三,藏匿於側殿,再走至高台邊緣,用繩索滑至台底,再攀牆而出。
四,在圍牆及正殿屋頂上先架好鐵索,用鐵索滑行至正殿屋頂,竊得神像後再滑行回圍牆,即可迅速逃匿。
然而,第一條第二條逃跑路線過長,也極容易碰到巫師,並不可行;第三第四條雖極冒險,隻身而行或可得手,但考慮到竊賊身攜重愈百斤之神像,用鐵索繩索莫說滑行至圍牆,欲自高台順利下滑至底亦不可能。
若分開而滑又如何?他又想道。
時間恐怕不夠——楚尤發現神像不見,當即下命戒嚴,廟內外皆有搜查之人,分開而滑,難保不被人看到;更何況未見有架索或係繩索之痕跡,亦不見有人出逃。
既如此竊賊莫非仍在廟內?
陳羲及軍士將巫師所住之樓徹底搜查了一遍,連楚尤住處亦不例外。
若在平日,廟主住處形同禁地,其他巫師不經允許絕不能入內。時值非常,陳羲等在楚尤陪同下入內搜查。在廂房,他見到一鐵箱,用鐵鎖鎖得甚牢,問道“此箱是?”
“從正殿挪來的,原在神壇後麵。”楚尤解釋起挪動緣由。聽畢,陳羲不由多看了兩眼。
楚尤見狀,問“可要開箱?”
“唔,不用。”陳羲應道。
箱子遂被撇至一邊,陳羲繼續搜查彆處。
“中尉大人,”
楚尤呷了口茶,慢慢出言道。
“何事?”
陳羲也喝了口茶,應道。
陳羲率軍士一日搜查下來,一無所獲,眼下暫且在偏殿喝茶歇息;楚尤也不曾閒著,忙前忙後,對他們搜查一一放行無阻,頗為配合。
見楚尤出聲,陳羲不由豎耳傾聽。楚尤遂言道“今日中尉大人辛苦了。雖無發現,卻可肯定,竊賊並未藏匿在廟中。”
陳羲點頭。
頓了頓,楚尤斟酌言辭,道“接下來我所說,中尉大人或許不信,但我認為是事實——神像被竊,並非人所為。”
“你是指,是妖魔鬼怪所為?”
“正是。”
“何以見得?”
“身攜重愈百斤的神像,瞬間竊走,又瞬間逃離,乾淨不留一絲痕跡大人覺得,是人為之?”
陳羲沉吟不語。
楚尤又道“先前亦跟大人提到,怪風入殿,正殿結界被破,正是鬼怪侵入之明證。”
“既如此,廟主可曾目睹鬼怪真身?”
楚尤搖搖頭,道“雖未目睹,卻能察覺到鬼怪氣息在那一瞬,一閃而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