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羲冷哼一聲,並不理會,轉身欲走。那人又大叫“家父是魏其侯竇嬰!來呀!看你們誰敢捆本大爺!”
軍士們一愣,一時停住不動。
竇嬰,是當朝太皇太後竇漪房之侄。吳楚七國之亂時,被先帝景帝任為大將軍,守滎陽,監齊、趙兵,立了大功而獲封魏其侯。遊士賓客由此爭相歸附他。景帝時每次朝廷討論軍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與條侯周亞夫、魏其侯竇嬰平起平坐。竇太後也曾多次推薦魏其侯當丞相,景帝卻認為魏其侯“驕傲自滿,容易易自我欣賞,做事草率輕浮,難以出任丞相”而拒絕了。到武帝即位,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衛綰因病免職,魏其侯竇嬰終於被任命為丞相,武安侯田蚡被任命為太尉,一時位極人臣,顯赫無匹。竇嬰、田蚡上任後,和趙綰、王臧等人努力推崇儒家學說,貶低道家學說,卻忘了升為太皇太後的竇漪房依然手握虎符,仍能左右朝政、說一不二的。竇漪房一生奉行黃老之道,無為治國,見魏其侯等人所作所為越發厭惡。到了建元二年(公元前139),禦史大夫趙綰請皇上不要把政事稟奏給太皇太後。太皇太後雷霆大怒,立即罷免並驅逐趙綰、王臧等人,連帶著撤去竇嬰、田蚡丞相和太尉之職,又任命柏至侯許昌當了丞相,武強侯莊青翟當了禦史大夫。魏其侯、武安侯從此以列侯的身份閒居家中。
雖然賦閒在家,魏其侯竇嬰聲名太盛,加之侯爵之位仍在,又是太皇太後血親,所以其幼子竇開仗勢欺人,橫行驕縱慣了,卻無人敢管。陳羲早就聽聞竇開惡名,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察覺到身後沒了動靜,又聽到幾聲冷笑,陳羲倏地反手抽劍,直接架在竇開頸脖上。
準備大搖大擺離開的竇開一下僵住,笑聲立止。
陳羲厲聲道“魏其侯清廉耿直,家教何其嚴明,怎會有兒子隨意壞他聲名!將人拿下,押回中尉府審問!”
——沒人敢管,那由我來管!
陳羲對長安城裡橫行霸道的權貴二代早就看不過眼,見竇開囂張至此,決定治他一治。田獲等得令,不再遲疑,立即把竇開捆了個嚴實。
劍在脖上,竇開不敢亂動亂說。待被捆後陳羲收回劍,他氣得渾身發抖,喊道“反了反了!居然敢在本大爺麵前亮劍!來人哪,快去叫父親來!”
陳羲等置若罔聞,倒是挨了竇開兩掌那人鼓掌笑道“好!好!”
陳羲掃了那人一眼,冷冷道“你也要去中尉府。”
那人手一揚,阻止士卒上前,他倒不驚慌,淡然應道“不需捆綁,我自會走一趟中尉府。”
鴇母見局麵已受控製,上前對陳羲道謝“謝過中尉大人。”
陳羲不理睬她,對田獲和士卒道“走。”
魏其侯竇嬰接到中尉府稟告,親自來到中尉府。見過陳羲後,接走自己那不成器的兒子。
竇開見到他時,一臉委屈地告狀“父親!您要為孩兒作主啊,中尉他欺人太甚,竟敢持劍威脅兒子並捆到此處,讓竇家顏麵儘失哪!”
“閉嘴!”竇嬰板著臉,厲聲罵道“還嫌闖的禍不夠大嗎!!!你知道你打了何人?”
“兒,兒子不知”
“他是燕王劉定國之子!”竇嬰鼻子噴著氣“你膽子可真大,下回碰到陛下微服私巡,估計你也是照打不誤!”
見父親震怒,竇開噤口不敢出聲。
“我來之前得知中尉府已釋放其中一個鬨事的,以為中尉看不起我竇某,所以將竇開關押不放。未料當真看到燕王府派人來接少主,還見到燕王的鑾轎。”
竇嬰長歎一聲,恨恨道“孽障!非要將老父氣死了你才心安嗎!”
“兒子不敢。兒子實在不知他是燕王之子”竇開小聲說道。
竇嬰瞪他一眼,道“少廢話!跟我回家閉門思過!”言罷拉過竇開就走。
一直看著竇嬰訓子而不出聲的陳羲立即欠身,道“侯爺走好,不送。”
竇開聞言,直恨得牙癢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