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幾乎等於宣布全球經濟重心將完全為戰爭所服務,
犧牲原有民用項目與社會秩序換取生存的可能。
會議室一陣靜默。但無人反對。
過渡小高潮:特戰小隊計劃啟動
在確定環銀河阻擊帶即刻啟動之後,
陸峰提出了另一個關鍵計劃——“特戰空投計劃”。
“前哨是耳目,但我們不能隻依賴機器。
我們需要人類最精銳的作戰力量,
介入那些可能發現收割者蹤跡但又不能貿然出擊的區域。”
他一揮手,浮現一列名單,都是從各國最高等級作戰單位中精選出的戰士,
或者擁有超凡覺醒基因、或者在虛擬腦域戰爭中展現出特殊思維能力的人類。
這些人,將接受由陸峰親自培訓的空投突襲戰術,
他們將不再依賴艦船或傳統登陸方式,
而是通過小型量子跳躍艙,
進行定點跳躍、突襲式偵查、近距離接觸任務。
其中首批將啟動“十人先遣隊”。
“我會親自帶隊。”陸峰說道。
“不行!”幾乎是同時,孫晴、夏菲、紀老幾乎異口同聲。
陸峰苦笑,卻也沒有立刻回應,而是看向紀老: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但這一步,我必須親自做。”
“你不信小欠二號?”紀老問。
“不是不信。”陸峰平靜道,“而是收割者文明,
一旦展開心理層麵的侵蝕或潛意識感染,
小欠二號的數據不一定能識彆。
而人類意誌的反應,才是對抗它們最重要的武器。”
這句話,讓整個會議室陷入長久的安靜。
所有人都清楚,這場戰爭已經不僅僅是能量炮火的對撞,
也不是艦隊數量的比拚。而是某種“文明意誌”的角逐。
特戰小隊結構部署:
每隊10人,配備全息滲透服、神經乾擾盾、量子折躍背包、特化感知藥劑。
每名隊員擁有一名獨立智能伴生係統isa),由小欠二號分裂子核構建。
每次出發,作戰時長不超過72小時,超過時間需強製返回。
若遇收割者實體,則禁止交火,采取回傳影像優先。
全球的戰術係統此刻進入瘋狂運轉。藍星已經沒有退路,隻能向前。
…………
星辰如海,銀河遼闊。在那無垠黑暗之中,
一場無聲的征程悄然開啟。
當小欠二號的十萬具本體正式啟動出發程序的那一刻,
藍星的軌道基地一號上空,瞬間被銀灰色的光點鋪滿。
那些光點微小如塵,卻蘊藏著最前沿的智能科技、
擬態偽裝和超距量子通信技術,
是人類文明目前所能動員的最高級彆偵察單位。
在地麵作戰指揮中心的巨大弧形觀測屏上,
十萬個“光點”正依照既定的部署航線,
從地月係統出發,向銀河係外圍呈扇形擴散而去,
猶如撒向深空的一片銀雨。
每一個小欠二號的分身,編號、路線、功能、資源配備全都嚴格標定,
每一段行程的穩定與否,都由藍星最高級彆的“銀河態勢監控網絡”實時跟蹤。
陸峰親自站在控製台前,注視著小欠二號分身一批批跳躍出地月引力井,
沒入黑暗宇宙的那一刻。他的神情始終凝重,沒有一絲鬆動。
在他身後,夏菲悄悄地走來,手中拿著一張微光顯示的報告:
“根據你剛才的設定,
目前這十萬個分身的布網最大可以覆蓋銀河約百分之三的扇麵區域。
每個節點之間距離維持在兩千光秒左右,是我們能承受的最大密度。”
陸峰低聲點頭:“已經很不錯了,
隻要有一個分身捕捉到收割者文明的蹤跡,
並且成功返回數據,就足以讓我們提前獲知對方的進軍路線。”
“可我們依然不能排除全部被瞬間摧毀的可能。”
夏菲的聲音中帶著些微憂慮。
陸峰轉頭看了她一眼:“所以,
我們也不能把全部賭注壓在小欠二號身上。”
話音落下,他轉身望向另一端控製區。
那裡,第一批“銀河阻擊帶自演化前哨堡壘”,
正在太空建造平台中快速成型。
它們就像是一顆顆快速孵化的“金屬種子”,
每一個核心中都植入了異藍戰艦的殘骸片段,
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擁有近乎不滅的自愈結構。
與此同時,流浪者文明的遺產也在發揮作用——
他們贈送給陸峰的“結構壓縮核心”被成功解析,
現在成為每一個堡壘的動力核心,
可以讓前哨自持能量高效運行長達十年。
陸峰麵無表情,目光如冰。他知道,
這場阻擊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爭取時間,
是人類和自己博弈命運的一次“緩衝區”。
四大戰區協同推進:
阻擊帶的建立被劃分為四大戰區:
東壁防區:由龍國主導,主打重裝堡壘與兵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