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蕭北聲!
薑嬤嬤進去一看就直皺眉,臉色不怎麼好地衝楊興道“行了,你回去吧,我在這邊還有事。”
楊興心下安叫不好,想要上前解釋幾句,可薑嬤嬤看都沒看他,直接跟著葉老太太進去了。
家裡的東西雖然都拿走了,但房子卻是搬不走的,葉老太太前後看了一圈,心裡十分滿意。
老宅雖然是土坯房,但當年蓋得紮實,劉寡婦一家這些年維護得也挺好。
房子的格局是仿造四合院建的。
一共有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半,都是對麵屋。
剛好自己帶著孩子住正房,四個兒子一家一間廂房。
一進院門的地方左右還各有一間倒座,一邊是灶間,一邊是柴房。
至於家具和其他東西,以後慢慢添置就是了。
更讓葉老太太滿意的是院子挺不小。
前院空蕩蕩的隻剩下一個葡萄架,葉老太太掃視一圈,就連以後在哪裡安置雞窩都想好了。
後院兒是一大塊菜地,不過此時蘿卜和白菜都已經被劉寡婦家拔走了,留下一地大坑小坑。
來年開春好生拾掇一下,種些菜足夠自家人吃大半年。
大家將房前屋後都看完之後重新回到前院,便看見村長不知從哪裡弄了一掛鞭炮拿來,掛在了門口的樹杈上。
“老嫂子,快來安鍋。
“這鍋安好之後,你們就算在咱們村裡安居樂業了!
“老大,你過來準備放鞭炮,以後的日子肯定過得紅紅火火!”
葉老太太先把葉老爺子的靈位擺在了堂屋裡。
然後又在眾人的幫助下,把鐵鍋安放在灶台上,又讓晴天抓了一把米灑進鍋裡。
其他人看著都納悶,這種事兒,不都是該讓孫子來做麼?
葉老太太卻也有自己的道理“那麼多個孫子,讓誰來抓啊?
“晴天年紀最小,俗話說得好,小手抓寶。
“有了晴天抓的這把米,咱家以後日子肯定越過越有。”
說話間,外麵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幾個小子立刻都跑出去看熱鬨,還不忘了拉著晴天一起。
“離遠點兒,小心崩著你們!”葉大嫂趕緊追了出去。
葉老太太看著孩子們捂著耳朵擠在一起看放鞭炮,再看看笑容滿麵的兒子和媳婦們,忍不住眼眶有些濕潤。
她轉身回到正房屋裡,掏出帕子擦拭著葉老爺子的牌位道“老頭子,咱們終於到家了,我總算是沒辜負你臨終時的囑托。”
葉東明此時過來獻殷勤道“老嫂子,家裡什麼都沒有也不像個樣子,我陪你們去縣裡置辦點兒東西吧?
“你放心,縣裡我熟得很,肯定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誰知葉老太太卻婉拒道“多謝族長了,不過我們從家裡帶了不少家當出來,先對付著用就是了。
“至於家具什麼的,我家老三有手藝,他自個兒會做。”
村長聞言看向一直沉默寡言的葉老三,驚喜道“沒想到老三還有這本事呢?”
“他從小就喜歡搗鼓這些東西,後來他爹送他去村裡木匠家做了兩年學徒,結果做出來的東西比那老木匠做得還好。”葉老太太笑著說,“村長家裡若是有什麼家具不穩當,隻管叫他去幫你拾掇便是。”
“我家倒是沒什麼需要修的。”村長摸著下巴問,“不過村裡水車倒是壞了大半個月了,我早就報到上頭去了,可是估計太忙,一直也沒派人來管。
“今年打入秋就沒怎麼下雨,地裡乾得裂縫。
“如今眼瞅快秋收了,正是莊稼灌漿的關鍵時候,家家都得自己提水去澆地,一個個累得爬不起來炕!”
村長說完便滿眼期待地看向葉老三。
葉老三撓撓後腦勺,猶豫道“我沒見過水車。”
葉老太太深知自家兒子的性子,一巴掌拍過去道“總歸都是木頭的,你跟村長去看看,能修就給修,修不上也沒辦法。”
“對,老嫂子快人快語,就是這麼個道理。”
秋收可是天大的事兒,關係著全村人一年的收成。
村長也顧不得彆的,拉著葉老三就往外走。
葉老太太跟在後麵叮囑道“村長,晌午記得把你家裡人都叫上,一起過來吃飯啊!”
雖說這次能成功要回房子是薑嬤嬤的功勞,但村長也的確有幫自家的心。
這份人情,葉老太太還是記在心裡的。
再說以後一家人就要在村裡安頓下來了,跟村長家搞好關係也不是壞事。
聽得葉老太太這樣對村長說,葉東明就站在一邊眼巴巴地看著她。
“族長若是不著急回去,晌午也留下一起吃個飯吧,我大兒媳婦做飯還挺好吃的。”葉老太太趕緊道,“不過就是這屋裡,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怕怠慢了您。”
“我不急著走,坐炕上不就挺好麼。”
葉東明說著,直接一屁股坐在東屋炕上,一副自己今天就不打算走了的架勢。
葉老太太沒法子,隻能叫葉老大過來陪著葉東明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