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手劄記!
李欣說“也許是機緣巧合吧,工作以後幾乎接觸不到軟件開發的機會,接觸的全都是白糖生產上的數據,再加上在白糖期貨上做順手了,慢慢的就把注意力放到投資這上麵來了。正好做投資需要和大量的數據打交道,我對數據比較敏感,算是誤打誤撞吧。”
夏小娜的爸爸雖然做的是技術工作,跟財經方麵的事情不搭邊,但他有豐富的人生閱曆,知道萬事都有來由。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事小說裡有,現實生活中不存在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事。投資也是一樣的,一定有曆史可以追尋,而一切事物的曆史,最後都歸結為數據。
對任何一項技術的學習和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過往曆史的學習,沒有這一點,一切都是空談。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我所有的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
自己也買過多年的股票了,可卻從來沒有把買股票這件事上升到數據研究的層麵上來,難怪李欣能看到自己和他們公司兩任董事長都看不到的投資機會。
沒想到李欣小小年紀居然能看透這麼深刻的道理,這讓夏小娜她爸不由得暗暗讚歎。
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看,僅僅從今天不長時間的接觸,再加上女兒說的那些情況,他就看得出來在專業技術上李欣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了,他的問題是年少氣盛。如果他能解決好這個問題,這個年輕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同樣作為過來人的他也知道,社會關係的處理往往比技術難關的突破更難,這裡邊有太多不以你個人意誌為轉移的事情。
技術難關的突破,隻要假以時日,總會有些收獲的,如果當事人天姿聰穎的話,有時候不過是事倍功半的事,甚至有可能會是事半功倍的事。
而人際關係的處理卻跟個人的格局、個性有太大的關係,反而跟智商關係不大。是那個人的話,處理這樣的問題是駕輕就熟的,根本不需要刻意為之。可要是不是那個人,麵對這樣的問題會一籌莫展,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眼前這個小夥子將來能在芸芸眾生中走到什麼位置,取決於他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果他這方麵做得很好的話,他的業務能力是他更上一層樓的良好基石。
可要是人際交往的能力很欠缺,事情很可能是另外一種局麵。
出頭的椽子先壞。人世間從來都不缺聰明的腦袋,可與此同時,平庸的腦袋更多。
聰明人要想脫穎而出,要麼能自保,要麼有人保護,不然的話,很容易湮沒在嫉賢妒能的世俗中。
從剛才女兒說的那些情況來看,這樣的事不是將來會發生,而是已經發生了,不然的話,李欣那個董事長助理的職位現在應該還在。
看來自己的估計沒錯,他的才華要想得到更大的施展,靠他自己的個性和脾氣很難得到這樣的機會,除非有人能幫他。
想到這,他剛想開口說話,就聽到自己的妻子說“小李,你可真算得上是年少有為了,你爸媽是做啥工作的?”
作為一個母親,夏小娜的媽媽沒有丈夫想得那麼遠,或者說她考慮問題的角度和丈夫不一樣,她考慮更多的是柴米油鹽的問題。
夏小娜是她的獨生女,自己的家庭也算是書香門第了,乖巧美麗的女兒將來能否有一個好的歸宿是她最關心的。眼前這個小夥子無論人才還是學識、能力都無可挑剔,可她還想細細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況。
其實這也不是個小問題,她並不想攀龍附鳳,可也不想委屈了自己的寶貝女兒,至少得門當戶對吧。女兒本分善良,她可不想女兒將來麵對的是一個文化素質不太好的家庭。
一個人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裡長大,就必然帶有那個環境的烙印。這事說大一點能牽扯到世界觀的層麵,說小一點關係到一個人將來幾十年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舉止,關係到女兒一生的幸福。
沒想到他們夫妻倆殊途同歸,考慮問題的出發點雖然不同,可最後都落腳在李欣的家庭出身問題上。她的問題一出口,就讓夏小娜她爸暗暗稱奇,自己剛想開口問的就是這個。
李欣說“我爸在銀行,我媽在醫院,都是普通的乾部。”
“他們也在江城嗎?”
“沒有,他們說在江城住不慣,一直在鹿城老家。”
“難怪你做投資這麼有經驗,原來你爸在銀行啊。”
夏小娜聽到這,趕快打斷了母親的問話“媽,看你們刨根問底的,就像查戶口一樣,還讓不讓人吃飯了。”
夏小娜見父母這麼沒完沒了地打聽李欣的情況,心裡很是不安。雖然她在心裡暗戀李欣,可兩人現在的關係畢竟還隻是普通同事關係。父母這樣繼續問下去,不但會讓李欣感到難堪,自己也很尷尬,所以她趕快岔開了這個話題。
雖然在心裡有些埋怨父母,可是他們的問話多少還是讓夏小娜了解了一些李欣的家庭情況,在這之前她對李欣父母的情況一無所知。
夏小娜的媽媽聽了女兒的話,滿懷歉意地對李欣說“你看你看,我們光顧著聊天了,都忘了今天請你吃飯的主題了。因為你給我們出的主意,幫娜娜和我們賺了很多錢,今天請你到家裡來吃這頓飯,就是想當麵謝謝你。”
李欣說“阿姨,您快彆這麼說,我和夏小娜是同事,用不著客氣的。”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