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梟雄!
東路軍統製王稟是個行伍出身,自從軍來一直得童貫關照,被視為心腹愛將,官至婺州觀察使,步軍都虞候。東南戰事一起,即被委以重任,統東路八萬軍馬,沿運河取道常蘇南下。
王稟收到童太尉的緊急公文信劄,已經開拔出了常州的他當即命令大軍加快速度,一日八十裡急速進發蘇州,兩州之間一百六七十裡地,竟然隻連行了兩日,就已經將將走完,到第二日黃昏前軍就抵達蘇州城北十裡的虎丘!這個速度算是相當迅速,幸而東路軍中都是久經戰事的西軍和習慣跋涉之苦的禁軍,要是普通的駐屯禁軍這般走法,早就怨聲載道了。
蔡絛蔡書記在蘇州已經停留四日了,這四日他派了四五撥的信使北上,前去催促王稟大軍儘快南下解秀州之圍。可是東路軍來得是很快,但到了蘇州城下就不走了,任他百般催促威逼利誘半點作用也沒有,隻把他恨得咬牙切齒。
王稟身為童太尉的心腹大將,雖然不敢得罪蔡太師的二公子,可對童大帥的命令更是半點也不含糊,隻不斷的推諉說自家兵馬需要掃清蘇州府餘匪,待後方靖平之後才能南下,否者一旦後方有事極不妥當。
蔡絛拿他並不是沒有辦法,他自可以讓朝中的禦史上表彈劾王稟貪生怕死停滯不前。可是這事情做得容易,也隻能是遠水不解近渴。在催促王稟的同時,蔡公子的密信早就五百裡加急北上汴京了,在王稟到達蘇州城北,在虎丘駐軍幾日之後,朝堂上已經鬨翻了天!
今日朝會一開始,便有十餘殿中禦史跳將出來,上表彈劾平匪東路軍統製王稟。說他貪生怕死畏縮不前,明知方臘舉兵數十萬攻打秀州,北上門戶危在旦夕之時,仍然停兵蘇州不前,當判他個貽誤軍機的重罪。更有人趁機為宋江表功,五千義勇軍南下雷厲風行,數戰便剿滅叛賊二十餘萬,陣斬匪首石生,挽狂瀾於既倒,鼎定東南局勢!
彈劾王稟的都是蔡太師一黨的口舌,給宋江表功的卻是清流中間派的一部。這時清流中還有另一種聲音發出,也有人上表彈劾宋江,置朝廷法度於不顧,私殺朝廷重臣,隱匿叛軍的所掠財富,還擄東南婦孺給自家為奴。至於童貫王黺一黨,自然是上表為王稟表白,說沿運河一路,有餘匪眾多。王稟駐留蘇州府也是因為要靖平地方,不但無過,還有剿匪之功。
總而言之,朝堂上紛紛攘攘,片刻不得安寧。徽宗皇帝被吵得頭暈腦脹,對諸多彈章一律留中不發!現在正是用人之時,他就算是再不韻世事,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對正在前線作戰將領降下什麼罪罰。但王稟在蘇州不南下救援秀州,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基於此事官家也特宣了一名宮使前往江南,催促童貫儘早進兵。現在東南之勢已經有平息的跡象,朝廷十五萬大軍已經趕到,義勇軍也挫了賊鋒,五千人剿滅二十萬叛軍。官家也把心放回了肚裡,有心情和幾位道長在宸嶽修仙問道了。
至於說方臘軍數十萬北上攻打秀州一事,大部分人都未放在心裡。畢竟秀州小城得失與否與大局無關,就算秀州失了也不打緊,王稟大軍已經在南下蘇州,照樣可以攔住方臘的去路。按照童貫一派的說法,還可以用秀州城消耗叛軍實力,以便更好更快擊潰方臘摩尼教一黨。
身在秀州的宋江麼,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竟然被官家和百官忘得一乾二淨。隻有少數蔡絛的心腹開始還說過幾句,不過在官家視若無睹之後,也閉口不言起來。
身在秀州的宋江,絲毫沒有被人遺忘的覺悟。或者說就算他現在知道,自己已經被官家和朝中的各位大人們遺忘了,也沒有心情去考慮這些事情,現在他最當務之急的,就是如何擊敗方臘。
義勇軍前麵的亂軍已經看不清楚有多少了,全軍將士們隻知道眼下唯一的任務,就是驅趕著瘋狂的逃兵們向西麵跑。至於怎麼解決出來阻擋的隊伍,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因為那些已經快要陷入癲狂的逃兵們,會解決一切阻攔他們去路的東西。
方臘帶著文武眾臣,點起自己西營十萬人馬剛一出營,映入眼簾的便是數裡之外漫天遍野星星點點的火光,還有兩邊看不到儘頭向自己這方拚命奔跑的黑影。耳中聞得的是無數淒厲呼號慘叫聲,更遠處還不停的有號角鼓噪聲響起,一條明亮的火線逐漸壓著逃亡兵眾向這邊靠近。
“傳令結隊,阻攔潰軍!若有不停號令者殺無赦!”
方臘也是經曆過戰陣之人,上次的經驗他牢牢的記得,決不能讓潰軍再這樣瘋跑下去。不然要是再衝亂自己的陣營,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方臘中軍響起鼓聲,十萬將士紛紛左右散開,一隊隊的在頭領指揮下,慢慢勉強編成鬆散的陣型。最前麵都是各軍的軍法隊,專事處決臨陣脫逃士卒的。這便是方臘的法寶之一,有他們在一般再怕死的軍隊也會變得勇敢起來。人都是這樣,要是退後也是必死,那倒不如向前,說不定還能殺出一條活路。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方臘中軍隊形還沒有完全展開之際,亂軍就已經逃到身前。陣前的軍法隊在混亂的火光中刀光閃閃,立刻砍死不少蒙頭蒙腦撞上來的逃兵,遏製住潮水般的去勢。兩側也有不少聰明些的逃兵,直接繞過軍陣從兩邊開始逃遁。
“所有軍士止步,回身殺敵,再有逃者儘皆誅殺!”
中軍陣前數千軍法隊手持鋼刀齊聲呼喊,同時手中刀鋒片刻不得停歇,不斷砍倒少數還沒有轉過彎的敗軍。就像一道堅實的堤壩,將肆意的洪水慢慢的堵住。跑瘋了的十多萬敗軍一點一點止住了步伐,小部分士兵已經清醒過來,其餘大部還在茫然的隨著人流向前奔走,隻是速度逐漸慢了下來。
站在大寨門口中軍之後的方臘,看見敗軍已經緩慢下來心裡安寧少許。他正準備下令將逐漸恢複理智的敗兵們慢慢放過陣去,在陣後重新編隊時。忽聽得前麵裡許之外一聲大喝,說得什麼聽不太清楚,隻感覺前麵亂軍又是一陣騷亂。
無數敗軍已經緩慢的腳步再次加快,從遠處傳出無數慘烈的叫聲,聲聲讓人寒毛直豎。片刻之後,一片整齊的呼喊聲響起“隻誅首惡方臘,餘者儘皆不究!阻擋官軍者殺無赦!”
一陣陣整齊的喊聲,伴隨著無儘的號角四處響起,無數的敗軍再次大亂。早是驚弓之鳥的亂軍紛紛奪路而逃,不少被身後亂軍擠上前來的士兵,已經和軍法隊的刀手們廝打起來。更多的人趁著混亂鑽過前麵障礙,衝進了本就不嚴謹的中軍之內。
中軍之後眾臣與方臘都是大急起來,這要被衝散了中軍,潰敗隻在眼前!
“阻住他們,敢亂中軍者儘皆誅殺!”
方臘大聲呼叫,命令中軍將士斬殺所有衝進來的己方逃兵,就算把亂軍全部殺完,也不能放過一個。
方臘中軍還未出得營地的時候,宋江就遠遠瞧在了眼裡。這漆黑的夜裡那亮如白晝的火把實在打眼得很,既然起了今夜趁勢擊敗方臘的心思,他便不會放過這等天賜良機。
叛軍中軍還隔得很遠,自己騎兵被數裡寬的逃兵阻斷。對著方臘中軍義勇軍是鞭長莫及,根本無法直接靠過去,要是被方臘把這數以十萬計的敗軍穩定下來,要想擊敗他實屬難如登天!像今夜這樣的機會,將來是否還有,恐怕不失態可能了。
宋江遙望全局,這十萬亂軍就是他最重要的砝碼,當務之急就是幫助亂軍衝開前麵障礙。
“吳家亮!你帶麾下人馬用最快的速度從邊上繞過去,從旁側擊前麵那燈火最盛之處,那裡必是方臘的中軍之處。此戰不為殺敵,隻要衝散他們陣型即可。”宋江喊過吳家亮大聲吩咐道。
吳家亮精神大振,他已經看出自家首領的意思,今夜本是一場騷擾作戰,竟然莫名其妙演變成了決戰。這決戰的首功又是自己的了,要是能捉住賊酋方臘,下次騎兵擴軍之時自己一定是優先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