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天下無雙_我的盛世文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章 天下無雙(1 / 2)

我的盛世文娛!

我的盛世文娛正文卷第96章天下無雙時間回到三十分鐘前,春晚演播大廳,終於來到了今晚最期待的節目之一——《大唐盛世》。

唐若筠演唱之前,共有三個節目,然後就輪到她登場。

這是一個係列歌舞劇節目,主題就是展示盛世大唐之風華。

央視在前兩天,就剪輯了彩排時的花絮片段,提前進行了宣傳。

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都對馮柯精心準備的這個節目,充滿了期待。

在一個小品節目結束後,主持人楊思思再次登場。

“華夏文明曆史悠久,源遠流長。

大唐王朝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期。

盛唐時期,政治開明,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鞏固,民族和睦,在當時世界上是無比繁榮昌盛的形象。

盛唐時期的華夏,國富民強,通過由國都長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陸上絲綢之路,將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傳播四海。

眾多的國家的國君、使臣、客商、僧侶、學者、工匠、醫生、胡姬紛至遝而來。

在長安完成了經濟,文化,手工,樂舞,民族大融合。

一時呈現出空前繁榮,萬國來朝之盛世景象。

下麵,有請欣賞係列歌舞劇節目《大唐盛世》,讓我們一起遙想盛唐氣象。”

主持人楊思思剛介紹完,《大唐盛世》的第一個節目就登場了。

這是一個音樂舞台劇節目,名叫《盛世長安》,講述的是開元盛世下的長安城之繁華。

舞蹈演員,音樂劇演員,穿上曆史服裝,通過舞蹈和啞劇表演。

配合上背景視頻和燈光秀,演繹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的開元盛世時,長安城的熱鬨景象。

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商業興盛。

呈現出一副大唐國泰民安,長安城百姓安居樂業的繁華和鼎盛。

再加上宏大的古典宮廷風背景音樂,把觀眾的思緒,直接帶到了那個盛世年代。

遙想身處大唐盛世的百姓,生活多麼的安寧祥和。

這個節目借古詠今,表達了華夏百姓對和平盛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一個節目結束,演員紛紛撤場。

而第二個節目的演員,被升降舞台上送到了觀眾眼前。

這個節目叫《飛天》,則是畫風一變,風格十分簡練。

七名仙女打扮的舞蹈演員站在舞台中央,用肢體配合音樂演繹出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

配合著舞台上飄落的花瓣,和台下噴湧而出的水花,一起將觀眾引入“仙境”。

飛天形象,早在戰國甚至更早就有各種曆史壁畫曾經描繪過。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思想開始由印度傳入華夏,壁畫中的飛仙也被稱為飛天。

而敦煌壁畫出現時正值盛唐,是中國曆史上強盛的時期之一。

馮柯導演,也是想借這個舞蹈,表現盛世大唐的藝術文化的興盛發達。

七名仙子,飄飄欲仙,直帶著觀眾一起暢想遨遊環宇的逍遙。

節目表演完,燈光由明轉暗,仙子在飛天狀的姿勢下,隨著升降舞台緩慢降了下去。

觀眾仍然沉浸其中,沒有回過神來。

現場一片漆黑,突然一束射燈的燈光,照在了舞台中央。

十四位女舞蹈演員,身著宮廷服飾,手持各種華夏傳統樂器,呈現在了觀眾麵前。

這是第三個節目,《唐宮夜宴》。

舞蹈演員們,以宮廷夜宴的樂師們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過程。

《唐宮夜宴》創作靈感來自1959年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的隋代樂舞俑,一組13件,包括8件樂俑和5件舞俑。

所以演員一上來,第一段舞蹈展示的就是博物館中的“定格”;

第二段則是是樂俑“活化”之後,在花園中穿行嬉戲;

第三段是夜幕降臨,少女們路遇一彎湖水,紛紛以水為鏡斂起了妝容,有的忽然被觸動了思鄉之情,舉起手中的笛子吹奏,有的在舒緩的音樂中懨懨欲睡;

但是緊接著第四段,莊嚴的號角聲響起,所有人立即整裝列隊步入殿堂,呈現出專業的一麵,在夜宴上奉獻了一場精妙的演出;

最後一段,少女們逐漸背向觀眾,回到一開始的定格造型,重新化作“遠去的曆史”。

《唐宮夜宴》是結合當代人的視覺審美,來講述唐朝的故事。

一群穿著唐朝服飾嬉戲的少女,成了觀眾眼裡熟悉的陌生人,她們在一顰一笑中生動地展現了唐朝獨有的美學風範。

這個節目的美學觀感衝擊,不亞於上一個節目《飛天》。

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無不歎服於節目創作者和編舞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功底。

更加讓觀眾感歎的,是盛唐時期文化藝術曾經達到過的高度,內心充滿了自豪和驕傲。

就在大家以為係列節目將結束時,一首華夏古風的背景音樂,又傳了出來。

此時舞台的舞美背景一換,一輪巨大的明月,出現在了夜空之中。

猶如嫦娥仙子一般,白衣勝雪,霓裳環繞的唐若筠,從夜空中月亮之上,緩緩飛落舞台中央。

此時,飛天的舞蹈演員,和唐宮夜宴的宮廷樂師演員,分落在唐若筠兩側及後方,成為了她的伴舞。

隨著歌曲前奏的播放,現場觀眾已經能從舞美的led屏上,看到這首歌的信息了。

電視機前的觀眾,屏幕上也出現了三個大字——《清平調》。

歌名淡淡隱去之後,出現了創作者信息。

“詞李白”

“曲秦川”

“唱唐若筠”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乾。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乾。”

一曲《清平調》,唐若筠用般的嗓音,娓娓道來。

歌詞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三首七言樂府詩。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

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

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不可用舊日樂詞。

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

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三首詩講述了比牡丹花還美顏的楊貴妃,蒙唐玄宗的恩寵,在比楚王的陽台、漢成帝的宮廷還要美輪美奐的唐宮中,遊玩沉香亭北、嬉戲取樂。

作為詩仙的青蓮居士,表麵上雖然是寫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其實又借楚台漢宮暗諷,君王不因沉溺於美色和享樂,否則極有可能步入楚漢滅亡的後塵。

後麵的安史之亂,也印證了詩仙李白憂患意識的正確。

這首歌的旋律如水,曲調充滿了古韻之風,加上唐若筠古音念白般的唱詞,直接就仿佛把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的楊貴妃呈現在觀眾麵前。

馮柯導演當初選中了這首歌,也是與詩仙李白有一樣的思考。

雖然華夏現在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但大家也要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

天下稍安,尤須兢慎,若便驕逸,必致喪敗。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大家仍需奮發圖強,華夏名族才會越來越強大,祖國才會更加繁榮昌盛。

唐若筠這首歌,和之前三個節目串聯起來,不僅展現了《大唐盛世》這個係列節目的主題,而且讓節目主題再次升華。

最後這首歌的暗含隱喻,讓《大唐盛世》的思想境界,直接升華到了憂國憂民、家國天下的情懷,賦予了節目更多的哲學思考。

正是有這種效果,馮柯導演以及專家組成員才一改決定,重新讓唐若筠這個新人登上春晚舞台,

《清平調》這首古風古韻的歌曲,在係列節目中起的畫龍點睛的作用,成了讓他們改變主意的最大因素。

之前借著《將愛情進行到底》主題曲演唱者的熱度,唐若筠已經讓不少觀眾,對她熟悉起來。

有些資深歌迷,更加想起來了,她就是幾年前那個最佳新人。

但是在春晚舞台上,她還是個新人,大多數觀眾對她還不甚了解。

就算《將愛》電視劇再火,主題歌再好聽,那也屬於歌火人不火,觀眾對她仍然是陌生的。

可是今天之後,這個之聲將被所有人記住。

那個能把楊貴妃唱的像活過來了一樣的聲音,那個在舞台上光耀奪目、天下無雙的美人,仿佛就是楊貴妃在世,讓所有人目眩神迷。

歌曲結束後,很多觀眾內心隻有同一個聲音“她是誰啊?好美啊,唱的太好聽了。”

有反應快的網友,已經急不可耐地去網上開始打聽起來。

論壇,貼吧,bbs,qq群,又是各種谘詢的,討論的帖子、消息刷屏起來。


最新小说: 開局被蛇精糾纏,她竟要逼我結婚! 重生都市仙帝 重生印尼當財閥 武俠:人在華山,從力挺師娘開始 逆世靈霄紀 末世求生:打造移動戰爭堡壘 大唐千機誌 劍影書迷之寶藏尋蹤 聚寶乾坤碗 武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