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盛世文娛!
《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播完,再次把樂隊音樂的盛況,推到了新的高度。
《樂夏》播出以來,各支樂隊唱過的歌,又被樂迷們翻出來回顧一下。
在qq音樂點播排行榜上,《樂夏》往期節目中,很多樂隊唱過的歌,排名又重新回道了100的行列。
而榜上前二十,完全被《樂夏》的金曲霸占。
尤其是前十位,全部是秦川為最後一期節目寫的歌。
節目播出後的兩三天內,華夏流行音樂排行榜,也被《樂夏》屠榜。
這個現象,在華夏流行音樂排行榜誕生以來,從未發生過。
《樂隊的夏天》創造的奇跡,讓之前所有質疑過、抨擊過的人,再不敢發聲。
這時的媒體,也是一邊倒的誇讚。
“《樂隊的夏天》,不僅是綜藝節目的奇跡,更是音樂圈的奇跡。
秦川,用成績回應了所有質疑和抨擊。”
——《東方娛樂報》
“在推廣樂隊音樂方麵,秦川無視流言蜚語,敢為天下先。
《樂隊的夏天》節目,給華夏樂迷們帶來更多更豐富的音樂形式。
秦川,讓華夏樂迷的音樂審美,快進了510年。
華夏流行音樂史上,必將有秦川留名。”
——《華夏流行音樂周刊》
“所有抨擊《樂隊的夏天》毀了搖滾樂的人,不覺得羞愧嗎?
秦川在踏踏實實做事的時候,你們在哪裡?
秦川在為廣大樂迷拓寬音樂欣賞範圍的時候,你們又做了什麼?
《樂隊的夏天》收視率破紀錄,充分說明了廣大樂迷對秦川此舉的認可和喜愛。
華夏流行音樂,需要更多像秦川一樣,勇創新、乾實事的人。”
——《人民日報·社會版》
官方媒體都為秦川稱頌,為《樂隊的夏天》節目喝彩。
這也是因為節目破了收視紀錄,才引得官方媒體都特意報道這一文化盛況。
當然了,這其中胡勝也是出了力的。
《樂隊的夏天》,讓胡勝獲得了極大的收益。
現在不僅在台裡威望如日中天,而且在宣傳部門的主管領導們的耳邊,也已經是威名顯赫。
秦川投之以桃,胡勝自然要報之以李。
他利用人脈,讓官方媒體直接給節目定了性,稱讚了秦川的功績。
這一定性,就再沒人敢陰陽怪氣了。
就連過往在微博攻擊過的人,都紛紛把自己以前發的抨擊微博刪除了。
微博上,隻剩下對秦川,對《樂隊的夏天》一片誇讚。
華夏流行音樂排行榜創始人、華夏流行音樂協會會長何正東居然也在微博發文誇讚秦川。
我們對於音樂創新,要多包容、多誇讚。
秦川辦的《樂隊的夏天》,我也全程看過,非常好!
希望這個節目能夠繼續辦下去,為廣大樂迷帶來更豐富更精彩的音樂。
年過70,德高望重的何正東老先生,都發微博直接誇讚,其它人還敢嗶嗶嗎?
何正東老先生,在華夏音樂圈就是泰山北鬥般的存在。
和原來華夏音樂學院老院長、華夏國立交響樂團的老團長並稱為華夏音樂界三老。
可另外兩位都已經仙逝,何正東老先生就成為碩果僅存的至高存在。
他的話,在音樂圈就是金科玉律,誰也不敢有二話。
否則,就將被全行業抨擊抵製。
因為何老先生的徒子徒孫們,遍布了大半個華夏音樂圈,誰敢造次,分分鐘弄死你。
他都希望《樂隊的夏天》節目能繼續辦下去,以後誰再敢噴節目的不是,指定是不想混了。
而另一位傳奇人物李啟航,也在微博上稱讚秦川。
華夏流行音樂,走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
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前人的努力功虧一簣。
秦川此舉功德無量,所有華夏的樂隊,都應該感謝他。
李啟航是華夏流行音樂史上,第一支樂隊的主唱。
雖然樂隊早已經解散,退出了音樂圈。
可人家畢竟是老前輩,老資格,說話依然很有分量。
他毫不避諱地誇讚了秦川的功績,更是出言聲稱所有樂隊都應該感謝秦川。
他的這番話,引起了很多草根樂隊的共鳴。
因為自從《樂隊的夏天》播出後,他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
不僅演出機會越來越多,而且出場費也高了好幾倍。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秦川所做的節目,帶來的現象級影響效應。
很多樂隊,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在節目播出前後,市場對待他們的反應是天差地彆的。
尤其是節目播出後,樂隊一個月的收入,就翻了好幾倍。
就為這,也應該感謝秦川啊。
更何況,秦川在節目中傳達的,關於藝術與商業的平衡方麵的思考,給了很多樂隊以啟發。
不少樂隊也開始做出調整,一調整樂迷們反饋都很不錯。
這讓很多樂隊們,更是打心眼裡感激秦川。
《樂隊的夏天》節目結束,《樂夏》巡回演唱會又將啟動。
秦川和大東他們,一邊忙著排練去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幾首歌曲。
另一方麵,還得為巡回演唱會繼續排練一下。
尤其是下周六在燕京舉行的《樂夏》工體演唱會,那可是兩萬人的場子。
奇點樂隊肯定是要有點誠意,除了唱兩首老歌外,還得再來首新歌。
不然,都對不起廣大樂迷的支持。
兩萬人的演唱會,門票全部售空,可見樂迷們對奇點樂隊的支持,是空前的。
就在秦川和大東他們排練的時候,遠在湘潭那邊,一群人又在為《樂隊的夏天》帶來的收視紀錄,開會研究不停。
湘潭衛視,因為lo長得像個空心的芒果,因此被觀眾們戲稱為芒果台。
這天,湘潭衛視的台長周於軒,又召集了台裡的各位領導,聚集在一起,研究樂夏的奇跡。
不過今天還好,周於軒沒有生氣。
畢竟《樂隊的夏天》創造的收視奇跡,早已經非人力可抗拒。
周於軒再生氣也沒用,台裡依然是無力挽回,所以大家早就放棄抵抗了。
今天開會,大家就是就最後一期《樂隊的夏天》節目,展開討論分析。
這屬於日常的工作會,隻有多分析同行,分析成功案例,得出一定的結論和結果,才能對台裡接下來的工作,有個指導思想。
周於軒率先說道“各位,《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都看了吧。
收視率再創紀錄,這是近五年來綜藝節目取得的最高收視率。
甚至超過了《開心大本營》頂峰時的收視率。
這個節目是現象級的,已毋庸置疑。
燕京衛視這次是真的運氣好,撿到寶了。
不過,咱們也不能眼看著人家出成績,自己毫無作為。
大家都討論一下,看看能從這次的節目中,研究學習點什麼出來。
都說說看吧,大家暢所欲言。”
“台長,我是感覺音樂類綜藝節目,被秦川這麼一帶,要崛起了。
雖然咱們做不了《樂隊的夏天》,咱們可以做其它類型的音樂綜藝啊。”副台長楊秋明先行分析道。
“也不能就下結論,說音樂類綜藝就一定能行吧。
關鍵還得看節目的創意策劃和節目質量。
要做就要做好的,粗製濫造的可不行,那樣還不如不做。”副台長陳曉光接道。
綜藝節目部總監夏元康附和道“曉光台長說的對,如果經費不給夠,節目質量肯定不好。
那樣的音樂節目,收視率都很難保證,就更彆談什麼現象級了。
我可是打聽到了,秦川為了《樂隊的夏天》,豪擲5000製作費用。
那些音響錄影設備,用的都是頂級的。
所以,這個節目的質量才如此高。
《樂夏》能成為現象級節目,絕非偶然。”
“我倒是挺認可秋明台長的觀點。
秦川帶起的音樂風潮,肯定是會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