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盛世文娛!
父母終究還是回老家去了,他們臨去前,瞞著秦川見唐若筠的小動作,秦川一無所知。
秦川正忙著給慕青青錄製專輯呢。
上次有了思路後,秦川花了幾天時間,終於把慕青青轉型的轉型的歌曲,都湊齊了。
整張專輯,既有承接她甜歌天後的風格,又帶有欲轉型純文藝範兒的腔調。
對於慕青青這張專輯,秦川取名為《最浪漫的事》。
主打歌,正是專輯同名歌曲《最浪漫的事》,正是來自於秦川前世的甜歌歌手趙詠華的作品。
《最浪漫的事》是一首精致、溫柔的情歌。
慕青青錄的時候,差點都感動的哭出來。
最浪漫的事,反而是平平淡淡,觸手可及。
歌曲前奏是慵懶、溫暖的弦樂與鋼琴,隨意而輕鬆,像午後的陽光一樣令人舒服、散漫。
“背靠背坐在地毯上,聽聽音樂聊聊願望,你希望我越來越溫柔,我希望你放在我心上。”
歌詞描述了一幅很實在的,幾乎每個小女人都會這樣去想象的畫麵。
把聽眾帶入歌手營造的“浪漫前提”裡。
原來,浪漫並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它就近在我們眼前,彌漫在我們周圍。
隻要用心體會,隨時都可以得到浪漫的情趣。
浪漫也並不是有錢或有閒階級奢侈品,浪漫也無需跋山涉水曆儘滄桑才能找到。
在每一個心情的角落,在每一個有風或無風的黃昏與夜晚,人們都可以擁有浪漫的一刻。
歌曲向高潮發展時,又加入了木吉他的清朗的伴奏。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微笑,留到以後坐著輪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副歌的歌詞,有意思的是“慢慢聊”的旋律和節奏,真的如輪椅一樣的“慢慢聊”。
依然是暖暖的溫馨與詩意,依然是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實現的夢想與現實。
平平淡淡的敘述中,把人世間最美好的真情,描繪的淋漓儘致。
這首歌在秦川前世,傳唱數十年,從未過氣。
正符合了那句話——經典詠流傳。
可是秦川沒有把這首歌,放在專輯中的第一首歌,而是放在了最後一首,作為收尾。
秦川做專輯,一向會帶著主題和情感表達的思路去做。
這張專輯,依然是如此。
尤其是開頭,選了一首民謠小調《after?17》,當成專輯的開頭曲。
這首歌,正式來自於秦川前世的歌手陳綺貞的代表作。
陳綺貞被歌迷們稱為小清新的教母,華語樂壇清新和文藝的代名詞的。
她的風格,本身也偏甜美範兒。
用她的作品,放在專輯的開頭,來幫慕青青營造轉型的純文藝範兒風格,再合適不過。
《after?17》這首歌,就是一曲小調,時長非常短,甚至隻能算是半首歌。
所以第二首歌,秦川繼續用了陳綺貞的歌曲《旅行的意義》,來加強這種純文藝範兒的感覺。
如果說《after?17》是一個小女生成年後的思緒,那《旅行的意義》,則是女生第一份感情的不順利。
大多數女生的第一份感情,起初都很美好,但都很難走到最後,不會太順利。
這張專輯,秦川並沒有直接給慕青青上來就安排甜美的愛情歌曲。
因為之前,她已經有不少這種主題的代表作了。
而是一開始,就從一個不順利的情感作為起始。
講述女生情感不順時的心情,
就猶如青春傷痛文學一樣,文藝至極。
但整體風格,又不會像黃飛飛的專輯那樣,走悲苦情歌的路線。
而是會踩著純文藝範兒的調調,娓娓道來。
哪怕心中天塌地陷,表麵依然波瀾不驚。
文藝範兒的女生,不正是這樣麼。
她們絕不會歇斯底裡的哭訴自己的不幸,一直沉浸過去。
而是會慢慢消化,慢慢治愈,去迎接一段新的感情。
文藝的人,大多讀過很多書,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這種人通常因為一段段感情的投入,還會被人誤解為戀愛腦。
豈不知,正是心中的文藝情懷,才讓他們不會變得現實、世故和怨天尤人。
文藝的人,即使對過去有糾結,也會深深地埋藏起來。
所以對每一段感情,都可以依然那麼純真。
所以慕青青的這張專輯,秦川完全是按照這種思路,精心打造。
《旅行的意義》後,秦川選了前世的文藝範兒天後——“奶茶”劉若英的《成全》。
不管經曆多少次感情,隻要出現問題,文藝的女生,都能平靜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