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去電影院刷了三遍,每次看都會確認倆事兒:
1、它從某種意義上重新定義了主旋律電影;
2、它是國產電影曆史上最好的群戲表現。
1,《風聲》雖然沒有打著主旋律電影的旗號進行宣傳,首映禮上,導演也對主旋律的說法進行了否認,但是,從清明小長假期間,《風聲》造成的影響來看,觀眾爭相去抗戰英雄紀念堂去祭奠先烈,很難說它不是一部國產主旋律電影。
我想說,《風聲》沒有像近些年主旋律電影那樣,電影裡麵充斥著說教味和公式味兒,《風聲》從前麵四分之三看,都完全是一部懸疑片,永遠猜不到反轉,第一遍看,你的注意力都在尋找誰是老鬼,以及那些變著花樣虐人的酷刑。
據說電影院有不少女生被當場嚇哭,這我是信的。
還有樂占林受刑的極致表情,一度是我的心理陰影。
隨便找出一段,就是標準的驚悚片拍法。
以及電影的構圖、配樂、鏡頭、也全都是仙品,它作為一部電影的藝術含量,在近十年的電影中,都能排進前列。
顏苟兒末尾念給觀眾的那段自白,殺傷力更是驚人:.隻因民族已到存亡,我輩隻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
可以說,《風聲》極大的推動了國產主旋律電影的進步,如何將主旋律和類型片的完美融合,它給出了一個範例,不是把手撕鬼子搬上大銀幕,講講過去的事兒,說一些弘揚愛國情懷的話,就是主旋律電影。
現在觀眾審美上來了,對主旋律電影,觀眾也有了要求,《風聲》就是進步的方向。
成丞第一次寫主旋律類型的劇本就寫的這麼好,還是可以說明成丞的立場的,之前一直拿他沒有出過主旋律作品來說事的人,可以停下了。
而且,我認為成丞是內娛,少數幾個立場堅定,屁股不歪的人。
彆的明星功成名就,都是這國籍那國籍的,成丞作為硬鋼好萊塢的猛人,可從來都是天夏籍。
2,群戲表現,有句話說,話劇可以獨角戲出彩,電影表演要出火花,必須得靠對手戲。
《風聲》幾乎是全員演技在線,不說彆的,就說電影開頭的白小年.樂占林.顧曉夢.李寧玉.
總結來說,《風聲》的演員們,沒有凡類,成丞選角的眼光確實毒辣,這就是電影這門藝術沒有被資本把持的結果,所有的演員都儘可能的找最適合的演員演。]
“前兩天進電影院看的《風聲》,這也是現在為數不多能讓我全程注意力一直保持專注,沒有看手機的電影了,兩個老戲骨搭配三個中青年演技擔當,真的看的讓人過癮,是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好的演員都碰到了一起。大愛!”
“這幾年來,華語電影電影隻要演技好劇本及格就不錯了,而《風聲》對我來說,是演技、劇本都超過上限,甚至溢出的,很久沒有看到這種電影了。”
“不吹牛逼的說這部電影完全可以當做內地諜戰片巔峰之作,沒有之一。所有演員演技在線,全程無尿點,層層遞進,脈絡清晰,難得佳作,甚至找不到一部可以跟它匹敵的,大力推薦!這電影保守估計30億起步。”
“蛙哥絕對是內娛立場最正的演員,這不用說的。”
“沒錯,其他一個個都媚外、當資本的傀儡、唯利是圖,蛙哥可不是,就衝顏苟兒最後那段獨白,我說一句,蛙哥是真男人。”
[《風聲》對華語樂壇的影響絕對是無窮的!
首先,《風聲》證明了一點。
在《風聲》上映前,知乎有一個話題,說華語電影市場為什麼突然涼了。很多人分析了原因,有的說經濟下行的,有的說短視頻、碎片化閱讀衝擊的,有的說資本亂搞的,還有的說觀眾閾值提高的。
其實導致華語電影‘涼’了的原因有很多。
但歸根結底就隻有一點:
電影好不好看!
電影好,票房絕對行,人民群眾是會買賬的。
電影不好,票房絕對不行,當整個市場都充斥著粗製濫造的電影時,整個市場就毀了。
但是電影好,也不隻是電影好這麼簡單。
還有一、電影的製作者:導演、編劇、演員,對觀眾、對市場負責。
二、電影的製作者:導演、編劇、演員,對觀眾真誠。
一,什麼是對觀眾、市場負責?
首先就是不糊弄,你電影裡傳達出來的價值觀是正向、是對社會有益的。
這個正向的不是說你就不能拍犯罪片了,不是說不能呈現血腥的內容了,更不是說不能以壞人為主角了。
而是要批判式的呈現。
拍犯罪片、血腥片、淩虐片沒什麼,這是電影的幾大題材之一,人天生都有獵奇的心理,拍這些電影也是滿足了觀眾的某種欲望。
但是不能一邊拍著壞蛋主角,一邊明裡暗裡為壞蛋主角辯護,這就不對了。
就比如現在的很多影視劇,在刻畫普通人的時候,拚命刻畫他們的奸詐、狡猾、不修邊幅、不講事理,在刻畫有錢人的時候,則刻畫他們的真善美,刻畫他們的寬容、通情達理,不拘小節。
現在影視劇的影響力都是很大的,很多小孩子都是看的。
讓他們看這個,不都潛移默化的學會這個了嗎?長大了成什麼樣了?
這就是不對!這類的影視作品,就是在傷害我們的文化,甚至在動搖我們的價值觀體係,動搖我們的根本。
也不能在觀眾無知的時候,拍一些糟爛的東西,等人家將來懂了,回過頭來一看:媽的,你當年給我拍的是什麼東西?
每一個導演、編劇、演員都應該在挑選劇本的時候,都應該有這種意識,而不是一切向錢看,向利益看。
二、什麼是對觀眾真誠,就是拍觀眾喜聞樂見的,尊重觀眾的意見。
有些導演、編劇、演員,擰的來!非要跟市場對著乾!
電影拍的不好看,被觀眾罵了。導演、編劇,出來嘴硬說,是你們沒看懂,是你們不懂得欣賞藝術。還試圖反向PUA觀眾,怪觀眾不行,怪觀眾沒審美。
人物建模不行,被指出問題,怪觀眾太敏感;演員被指劣跡藝人,或私德有虧,或立場有問題,怪觀眾多事,反過來說觀眾網暴。
有太多高高在上的影視從業者了,從來不尊重觀眾意見,不研究觀眾喜好,電影票房不行了,還怪沒人來看,你說這能不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