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眾人物言論自由的邊界》
“我已經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但是看了夏銘在微博上發的博文,我覺得我不得不委屈自己站出來支教一波。
大家看這個標題,應該就知道我指的是誰了————橫豎這內娛裡披著“大義”唱高調的蠢人也沒有幾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我就不指名道姓了。
沒錯,就是你——
夏銘!
最近鬨出了個什麼事呢?
有個大明星在微博上捶胸頓足,說東南亞地震了,痛心疾首地呼籲國家捐款救災。
言:如果我們國家願意幫他們一把,全世界就能明白什麼是天夏力量和天夏製造的能力。這顆蔚藍星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最後在末尾還添了一句話,用括號括起來,以作補充說明:想法很簡單,要杠你就贏。
我一看這個人,謔,這不是老熟人夏銘麼?!
夏銘最妙的地方,在於總能把自己活成段子。
看他發的這條微博,剛看的時候,隻覺得可笑、荒唐,心想這是什麼煞筆?但細細深究起來,就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了,言論透著股子怪味兒。
這時,有網友突然戳破真相:“他爸媽早就移民泰國,在曼穀市中心買了好幾套學區房呢。”這話一下子撕開了偽裝——原來夏銘的“悲天憫人”,全是帶著私心的表演啊!
怪啊!真怪!夏銘他自己住著千萬豪宅,對慈善捐款卻摳門到極點,反而動不動就慷國家之慨,開口閉口就是“我們天夏應該如何如何”。
天夏應該如何如何,跟你有什麼關係呢?我請問呢?
你是泰蘭德人嗎?
不是。
你是天夏人嗎?
是。
地震發生在我們這裡嗎?
不是。
是發生在泰蘭德嗎?
是。
那你不讓他管讓我管?
因為你是好人。
&n什麼狗屁道理?就因為我是好人我就應該拿錢給泰蘭德做義務勞動?
這種邏輯,跟“勸人做犧牲論”沒什麼兩樣,自己的錢包捂得比鐵桶還緊,卻逼著彆人掏錢;自己的脊梁骨軟得像棉花,卻讓國家替他撐場麵!
可笑至極!
他父母早就加入泰蘭德國籍,在曼穀住著彆墅、開著商鋪,現在跳出來呼籲“天夏援助”,到底是心懷天下呢?還是怕自家產業被地震波及呢?
我猜是後者吧?
看到泰蘭德地震了,心裡直打鼓:哎呀可彆砸了我在泰蘭德的房產,趕緊讓母國來救場!
夏銘大概覺得,隻要扯起“國際主義”的大旗,就能掩蓋自己的私利,卻不知道,這種“國家綁架術”在明眼人看來,不過是戲台上的花臉——唱得越響,越顯得滑稽可笑。
偏偏他還覺得自己很聰明,一副老謀深算又算不明白的樣子。
更讓人惡心的是夏銘對國家外交輕率的態度。
國與國之交,如烹小鮮,須審時度勢,顧全大局。
泰蘭德地震,天夏是否援助、如何援助,自有外交部的專業考量,輪得到一個你靠流量吃飯的明星來指點江山嗎?
夏銘不會覺得,在微博上喊幾句“彰顯國力”,就能博個“憂國憂民”的美名吧?
你特麼知不知道,國際援助從來不是兒戲——物資調配、外交程序、災後重建,哪一項不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你特麼站在雲端,上下嘴唇子一碰,就對國家決策指手劃腳上了?
打個比方:就像廚房裡的蒼蠅,看著廚子做菜,就以為自己也能掌勺。
我真是反感現在的風氣,有些公眾人物仗著粉絲多、媒體捧,就以為自己能對天下事指手畫腳,卻忘了言論自由,一邊是影響力,一邊是責任心。
當然了,如果是我就另當彆論了。
夏銘這種人的問題呢,其實也不在於“建議援助”,而在於“動機不純+身份越界”:作為對國際政治一竅不通的明星,就應該閉嘴,卻偏要在外交領域信口開河。
關鍵是他在暗戳戳的“道德綁架”,那按照他的邏輯——你幫助泰蘭德,就彰顯了天夏力量和天夏製造,那不去幫助泰蘭德,咱們天夏是不是就沒有力量了?
可著天夏力量和天夏製造讓你一張嘴決定了?
你決定有就是有,你決定沒有就是沒有?
這種蠢貨,在微博上搭起戲台,自己扮成“愛國英雄”,卻讓國家替他承擔輿論風險。
這種把國家決策當成個人流量工具的行為,是真正的沒有底線!
我真的想一拳錘死他!
內娛總說我脾氣不好,不好接觸,實際上我覺得自己倒是從來沒有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成友或成仇的人。我內娛還是不少的老朋友,連呂卓峰都被我感化,多了幾分人性,跟我關係處得還不錯了,以後我還想找他給我當一回導演呢。
為什麼呢?
關鍵就在於我不計小節,看重大義。
而夏銘呢?他是相反的,恰恰是“忽略大義,計較小節”——對國家大義、國際責任一知半解,對個人私利、流量算計卻精明得很。
他的言論背後藏著兩副算盤:一副是替海外家人打算,盼著母國援助保護自家產業;一副是替自己打算,借“愛國議題”炒熱度、立人設。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如果不揭穿,恐怕會讓更多公眾人物誤以為:隻要扛著“國家”的大旗,就能在言論場上橫衝直撞,哪怕自己屁股底下全是私利,也能披著“公義”的外衣招搖過市。
真要彰顯“天夏力量“,先學會對自己的言論負責;真要關心泰蘭德災情,先把自己的豪車豪房捐出去!
夏銘混了這麼多年,兩個億應該有吧?
那要不然你先捐一個億呢?
另外呢,還要說一點的就是,我家藝人在某節目上玩了‘大局觀,腦血栓’的梗,然後夏銘的粉絲就坐不住了,衝到我家藝人的評論區下麵大肆網暴,還在超話裡號召粉絲“淨化廣場“,斥網友“不懂國際戰略“。
我心想,微博不是你先發的嗎?建議不是你提出來的嗎?
你既然在公域網絡公開發表意見,就應該接受彆人的評價吧?
怎麼?玩玩梗都不行了?
而且我覺得這個梗很有意思,很精妙啊,妙就妙在精準!
“大局觀“三個字,原來是褒義詞,擱在夏銘身上卻成了反諷——他口口聲聲的“國家大局“,不過是包裹私利的毒心;
“腦血栓“的調侃,看似粗鄙,卻道破了其言論邏輯的梗塞。
把國際援助當個人秀場,將外交決策視為流量道具,這不就是“腦子打結“的症狀嗎?
我這裡真得鼓掌,網民的智慧,向來藏在段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