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簡直把那個記者撕碎了哈哈,她直接戳破了那種作秀式的“女性注意”問題,我們需要更多拒絕被貼標簽的明星!”
“得了吧,這太粗魯了!提問本身沒問題,她完全可以在不人身攻擊的情況下表達觀點,自大狂!!!”
“‘加急吧打破了隻有彆的男人才能給你戴綠帽的刻板印象’簡直讓我笑趴在地,西方世界還沒準備好迎接她。”
“我都不關心電影了,我直接成她粉絲了!”
“我欣賞她反抗那種簡單的性彆敘事,但內在的厭女情緒也太明顯了。‘不能讓其他女人來分走我的榮光’?這太可笑了,你所謂的“榮光”,恰恰是無數前輩女演員砸破性彆壁壘才給你鋪出來的路!”
“記者問題就是很蠢。”
“說她“內在厭女”的評論真是瘋了,一個女性以自己的方式成功,拒絕成為一個運動的象征符號,你們就說她是叛徒?讓女性做個體吧。她不欠你們什麼。”
“沒錯,為什麼說她厭女呢?她不是也說了男性嗎?女性不強,男性不強,強的是個人,這還不客觀平等嗎?”
“她的個人成功是建立在那些為更多代表女性而奮鬥的人的肩膀上的,即使她否認這點。”
“精心計算的暴怒,這感覺像一場有點激進的公關表演,就是為了上頭條,而且看來奏效了。”
“這種直白地拒絕成為符號、專注於個人價值和努力的態度——與西方現在常見的集體或身份優先的敘事是不同的。”
“尊敬,她說得完全正確,我們應該討論藝術和作品本身,而不是把所有事都歸結為身份政治,西方媒體需要進步了。”
“記者們以為能從成那裡得到不同答案,結果卻得到了一個‘看我乾什麼?我支持她’的回答,這真的很酷!”
“注意他的支持是多麼迅速和無條件!”
“有點好笑,他們是真不在乎這些媒體。”
“成:你們這群蠢貨真以為能挑撥我們?”
油管、Tiktok、Ins…海外各大社交平台上,汪紅的采訪片段以病毒式的速度瘋狂傳播,評論區迅速淪為戰場。
各派吵的不可開交。
支持派稱讚她“真實”、“酷斃了”、“撕破了虛偽的政治正確麵具”;
反對派則抨擊她“粗魯無禮”、“東方來的碧池”、“進行毫無必要的人身攻擊”,“跟薑南比差遠了”;
樂子人則瘋狂截取“加急吧戴綠帽”的片段製作成各種表情包和病毒視頻,莫名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不少人純粹被她那股“無差彆攻擊”的氣場,和美豔性感的長相吸引成為了她粉絲,並表示《超體》上映後一定去看,
而消息回國內,畫風瞬間突變。
國內的網友們簡直笑嘻了,一個個搬好小板凳,手握瓜子礦泉水,充分展現了什麼叫做“看熱鬨不嫌事大”。
微博、豆瓣、虎撲等社群瞬間被段子手攻占:
“我草了!我就知道!成丞這逼出國怎麼可能沒節奏!哈哈哈!果然雖遲但到!”
“蛙哥出征,寸草不生!這次帶上紅姐,直接給外媒來個混合雙打!”
“開門!放紅姐!”
“汪紅:我在國內頂多發揮了三分功力,謝謝塞國這片自由的土地讓我徹底放飛自我!/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