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進行審核,評委沒有通過。
理由和辯題無關!
然後主持人就警告蕭龍,請坐下,不要搗亂會場紀律。請問是有時間限製的,你都不符合規矩,下麵進行其他同學的提問。
蕭龍操蛋了!
這下好了,所有人都大笑起來,而蕭龍聽得出來那是嘲笑!為什麼呢?蕭龍一時沒有搞懂,為什麼會嘲笑我呢?
蕭龍覺得很搞笑,反方既然連執念是什麼都沒有回答,評委竟然也不給他們一個闡述的機會,那麼這場辯論還有意思嗎?連執念是什麼都沒有搞懂,還辯論什麼其他的東西呢?
你們說佛法,但是你們懂什麼是佛法嗎?利用佛法說事,真的覺得你們很有本事嗎?你們看過金剛經嗎?看過般若菠蘿蜜心經嗎?如果不懂,為什麼拿它來說事?不懂裝懂?
蕭龍龍突然陷入了思考,難道辯論就是這個樣子的?隻要找一些大道理,查一些資料,舉一些例子,不管合不合理?隻要搬上去了,隻要人能說,隻要人嗓門兒夠大,隻要人能口若懸河。那他這場辯論賽你就贏了,那你就是最佳辯手了。
真的是這樣嗎?蕭龍在思考,他發了說說,發了朋友圈,把自己的疑惑提了出來。到最後,當他看了朋友們的評論之後,才終於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什麼。
參加辯論賽的選手,提前上網查資料,從百度裡搜索,然後下載下來,然後他們開始組織問題,為了提問,也為了回答對方的問。
現場提問,的確有時間限。評委也有錢,對現場提問,進行修改和提煉。
然而真正的內幕是那些現場的提問選手,就是參加辯論賽,的替補人員,他們的提問,早在之前就已經設置好了。
而他們舉手,被主持人叫到,也是安排好的。就是為了防止出現像蕭龍這樣,提出一些不專業,不明顯,與辯題無關的意外狀況。
所以這一次蕭龍被叫起來,是一個意外,天大的意外,是一個不幸,天大的不幸。或許當時主持人也聽迷糊了吧。
結束之後,蕭龍也不在糾結這些問題,過去的就過去了吧。
不過他倒是為自己當時有些衝動感到後悔,他決定以後凡是這樣的事情,堅決不參加。
沒什麼意義,都是假的。要過去湊個人數,你該乾啥就乾啥,睡覺也行,玩遊戲也可以,你寫作業也沒有人攔著,隻要不“搗亂”就行。
不過啊,就算你想搗亂,也不是能搗亂的了的。除非你是那個被安排好的人!
這件事情之後,蕭龍該乾啥乾啥,和以前沒有什麼區彆,大學生活嘛,簡單而無聊。
想要混的人,一混就是四年,大頭兒來,你才知道自己浪費了青春,浪費時間,浪費了感情,甚至浪費了金錢。然而想要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晚了!
但是想要好好學習的人,卻收獲了很多。
無論是各種社團的鍛煉,還是學生會的組織,或者你可以出去,打點兒零工賺點零花錢。你也可以去圖書館,好好的進修,如果你有想賺錢,又想學習,那麼你可以選擇當一個家教,教小朋友們各種學科的題。
練習一下英語,活絡一下思維,提高一下交際能力。這些都是一個普通大學生,能夠做的事情。
不過嘛,如果你是一個有錢的人,不想依靠家裡,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找一份好的工作,或者創業,打拚一份屬於自己的天下。
那麼你想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你的越高,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就越多,那麼你要付出的東西也就越多。
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隻是想上好課,考好試,然後拿到畢業證,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贍養父母,結婚生子。
但是你們卻不行,做的好了,那是父母長輩的隱蔽,說的不好聽點兒,就是靠了他們的關係。做得好了,沒人管你們,因為那是你們應該做的。如果你們超越了父母長輩,那麼有一些人就會說你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說回來,在這個世界上,誰不想成功呢?誰也不想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呢?誰不想成為第二個李嘉誠呢?如果給你個機會,讓你重生成為王思聰,我想,沒有幾個人會拒絕的。
雖然每天都有很多人罵他驕傲跋扈。但是有一個這樣的機會,誰也不想放過?是他不想,不努力嗎,是他不想超越父母嗎?不是他不想,是因為他做不到,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達到那種程度。
人生在世,努力去拚搏就好,而蕭龍不就在堅持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