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
一聲不知何處傳來的驚嘯,震開了獨孤煜頭頂那隻奪命大手。
陸先生雙手掐訣,麵色慘白,嘴角滲血,自言自語道“龍嘯功,難道是伏龍門人?”
龍嘯聲似乎永無休止一般,在山林間不停激蕩回響。陸先生眉頭緊蹙,猶豫再三,終究還是舍棄了已經昏倒在地上的獨孤煜,化作一團黑光急速遁走。
不多時,一位身穿寬大道袍的老人走到獨孤煜身前,將他扶起後,又把一顆藥丸模樣的東西塞進了他的嘴裡,口中喃喃道
“少爺啊,老年我這可是因為救你露了相了。”
不知過了多久,獨孤煜終於蘇醒過來,他睜開眼時,怎麼也不敢相信,把自己從那位神秘的陸先生手中救下的,竟然是自小陪自己長大的老管家——老年。
“啥也彆說了少爺,姓陸的雖然被我給嚇跑了,後麵的硬茬過不了多久就到了,我剛才在這顆樹周圍湊合著擺了個陣,有人找來也發現不了你和小明月,我去引走後麵的正主,你就在原地調理休息,到了明天我要是還沒回來,少爺你就去龍潭峽伏龍觀,拿著我的令牌自然有人幫你。”
老年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掏出一麵黑色木牌,放在獨孤煜的手上。
獨孤煜先前受到嘯聲影響,加上身受重傷氣血兩虧,意識還有些模糊,伸手死死抓住老年的袖口,虛弱的問道“老年,我爹和我娘,怎麼樣了?”
老年麵色一沉,眼中帶淚,輕輕的拍了怕獨孤煜肩頭,說道“老爺和夫人已經去了,都怪俺老年沒用,這幾天一直被人施法給困住了,汝陽城大戰我啥忙也沒幫上。”
獨孤煜其實心裡早就知道,父母已經為了掩護自己而死,隻是不願也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而已。
“少爺我知道你有不少事想問我,以前我是不能說,到了明天我老年要是還活著,我肯定把我的身世來曆全告訴你,少爺記著!在這樹下待著彆走,過了明天我要是還沒回來,就去龍潭峽伏龍觀,到鎮龍獄裡找一個叫薛振南的人!”
老年並沒有名字,隻叫老年。
獨孤煜的父親獨孤信二十年前,曾救濟過一位路邊垂死的人,他也沒有姓名,隻是自稱為“老年”,老年在獨孤家照料之下,沒多久就得以痊愈。獨孤信家雖說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可那老年倒覺得受了獨孤家莫大的恩惠,就此留在獨孤信家做了管家。
老年這人生性灑脫,好喝酒卻從不因酒誤事,除了能從口音判斷他是關外人之外,對自己的身份來曆卻從不提起。獨孤信見他辦事小心謹慎,待人誠懇,這麼許多年來也對他頗為信任,從未追問過他的身世。
獨孤煜自小與老年極為談得來,老年私下教授過他不少關外土話,一老一少常常用用關外方言交談,讓旁人根本插不進話。
這位自小陪伴自己長大,在家中做了近二十年管家的老年,是怎麼驚走那位神秘的姓陸的人呢?他又和那個龍潭峽中的伏龍觀有什麼關係?獨孤煜隻是呆呆的望著手上的木牌,根本無法回答自己心中的疑問。
黑色木牌上刻著兩個極其複雜的圖畫,根據老年所說的話猜測,那兩個字應該就是“伏龍”。
“算了吧,明天就有答案了。”獨孤煜搖了搖頭,把木牌收入懷中,活動了一下身子,勉強能站起後,把三具追兵的屍體用草木遮掩好。
雨勢漸小,先前的暴雨已經將所有的痕跡都衝刷乾淨,再也不怕有追兵尋跡追來了。
確認無誤後,獨孤煜爬回樹上,抱起一個還在繈褓中的嬰孩。
嬰孩名叫獨孤明月,不過一歲大,是獨孤煜的親妹妹,自汝陽突圍時獨孤煜就將明月兒綁在懷中,這一路拚殺由於哥哥無微不至的保護,小明月倒是沒有受到半點傷害。
明月兒平時哭鬨的厲害,這幾日卻出奇的安靜,不論是在馬上顛簸還是山林之中飛奔,在獨孤煜懷中的小明月,始終瞪大著雙眼笑嘻嘻的看著哥哥,從未有過一次哭鬨。
獨孤煜掏出水壺,又拿出一點乾糧,泡過水後喂給小明月吃,看著明月兒的小臉,獨孤煜不禁想起了為了掩護自己突圍而殉城的父母雙親。
國破家亡,兄妹二人從此就成為了彼此僅有的依靠。
獨孤煜在原地等了兩天,都沒有等到老年,兩日後獨孤煜在樹上刻了伏龍二字,便起身走向北方龍潭峽方向。
這兩天裡,獨孤煜心中有過無數種對老年身世來曆的猜測,但從未懷疑過他會加害自己,加上伏龍觀雖然神秘但向來有斬妖除魔的名聲,老年既然和伏龍觀有某種聯係,那自然也就更不可能是壞人了。
此時中原各地都受到戰火波及,自己又受到叛軍的通緝,汝陽已經陷落,從此地去往洛陽沿途想必都會落入叛軍掌控之中,回到洛陽路上實在太過危險。
再者以龍潭峽伏龍觀的威名,就算叛軍攻陷洛陽,也不至於和這些修道之人過不去,所以一番權衡之下,獨孤煜也就決定了趕往伏龍觀,有關老年的所有疑問,在伏龍觀肯定也會得到解答。
對於龍潭峽,自小在洛陽長大的獨孤煜自然早有耳聞,此地距離大燕國都洛陽不過八十裡,按理說國都之旁,這等景色盎然之地,必定是人聲鼎沸,往來遊客絡繹不絕的。
可大燕朝廷頒有明令,嚴禁任何人未經允許,私自踏入龍潭峽一步,違者以擅闖皇宮罪行論處。
龍潭峽能被大燕朝廷如此看中,自然是因為建於穀內的伏龍觀了,多年前大燕上代國主獨孤博曾親自拜會彼時尚未繼承觀主的萬俟雲雨,不惜備下重禮,想要拜其為師。
可這位九五之尊,連萬俟雲雨的麵都沒見上一次,就被“請”出了伏龍觀。
即便如此,獨孤博也不敢稍有怒色,好在獨孤博出穀之時有一位伏龍弟子相送,並親手送給了他兩顆延年益壽的靈丹,這位九五之尊也不算不虛此行了。
當日對待天子,態度尚且如此,伏龍觀威名之大可見一斑。
伏龍觀能有如此威望,也是數百年來日的積月累所致。
百年前,洛陽一帶偶有妖孽橫行,傷人無數,伏龍觀弟子一出,便輕易蕩去了這些危害百姓的邪祟妖魔。
近幾十年來,在伏龍觀的庇佑之下,周圍郡縣大多風調雨順,再也沒有過妖邪作祟。
所以周圍百姓,無不把伏龍觀中的各位仙長當做神仙供奉,幾乎村村都有伏龍名號的祠堂。
所以就算獨孤博被掃地出觀後心有不甘,他也要顧及民心,不敢對伏龍觀如何報複。
仙凡之彆,就算你是皇帝又如何。
三日後,獨孤煜一路跋山涉水終於來到了龍潭峽入口。
獨孤煜剛看見石壁上所刻“龍潭”二字之時,懷中那麵老年所留的黑色木牌竟掙脫出獨孤煜衣口,自行飛了起來,在獨孤煜頭頂盤旋了一圈之後,又落回到他的手中。
獨孤煜猶豫了一會,又把木牌收入懷中,就在獨孤煜猶豫是否直接進峽時,自穀中飛出兩道人影,人影來的不快一路在四處張望,像是在尋找什麼東西一般。原來兩人正是伏龍觀內門弟子,奉掌門指令來到此地,尋找帶有內門弟子令牌之人。
獨孤煜便在二人帶領之下,進入了龍潭峽伏龍觀,見到二人口中的掌門,一位仙風道骨模樣的中年道士,那道人隻是簡單的問了獨孤煜手中令牌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認識老年的。
獨孤煜照實作答之後,中年道人微笑著和他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又詢問他是否願意暫住伏龍觀暫時做個外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