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遵循著前些天關於代入感的感悟,他突然有了一些思路——
話說回來,什麼樣的電影,才能夠算是好電影呢?
要麼,拍很多人想看的,要麼,拍很多人應該看的。
有著前一種思路的導演,大多把電影拍成了商業片,後者大多拍成了文藝片。
經過自己的思考以後,李邁發現兩者之間,無非都是蘊含著以下幾種特性渲染力、說服力、視覺性、娛樂性、創新性!
所謂渲染力,應該是最考驗一個導演能力的地方,具體表現為,一個導演能不能讓一個人該哭的時候就哭,該笑的時候就笑,該哭笑不得的時候就哭笑不得!
所謂說服力,就是電影前些能不能夠做到合理。一般可分為劇情的合理性、和人物情感的合理性。
前者,就像是導演安排主角從六樓跳了下來,但是他卻沒有事情!除非你解釋說他是超人,否則還是不要做出這種槽點滿滿的劇情了!
後者,就像是導演安排男主角突然愛上了女主角,而原因竟然是因為狗血的一見鐘情!如果沒有適當的說服力的話,我決定那部電影一定是爛片!
而視覺性,也許有人認為就是特效,但是也並非是如此,否則,為什麼會有武打電影的存在,道具師、化妝師又是做什麼的?如果你看到李聯傑飄逸的武打、覺得加勒比海盜的裝扮不夠吸引眼球的話,也可以忽視這一點。
而娛樂性,或許是電影能夠獲得高票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了。所謂的喜劇,最重要的便是要做到娛樂性,為此,便是渲染力和說服力,也可以暫且放到一邊!
最後,創新性!一部電影能不能夠引起話題,能不能夠引發現象,能不能夠成為經典,都與此有關!《無間道》的雙臥底、《搏擊俱樂部》的人格分裂、《洛麗塔》中的……咳咳!
在這五點之中,李邁最強的應該就是第一點和第二點了,第五點也稍稍有一些,卻也算不上有多強。uu看書(htt//.uu.)
在劃分中這五種電影特性之後,李邁開始思考自己應該走什麼樣的路線呢?
不過仔細想一想,李邁就已經有了答案——
第五種特性可遇而不可求,靈感這種東西,誒……
第三種和第四種,更多都是為了電影的商業性,不過也有例外,比如《美麗人生》的以喜劇拍悲劇,但是這兩項,並不是李邁擅長的。
當然,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大導演,光是這兩點還不夠,否則邁克爾貝絕對能夠超越斯皮爾伯格!
而第一種和第二種,則是每一個有追求的導演,都應該增長的能力了。
想明白了自己需要什麼之後,李邁突然有了一種,看見了阡陌儘頭的感覺,這就好像有理想和沒有理想的人一樣,前者成功的幾率總要比後者大。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有了能夠突破到a級的信心!
光光是單純的a級能力,在亞洲已經能夠算是一線,除了張一謀、宮奇駿幾個人以外,很少有人能夠超越!
而加上雙線控製、史詩等幾個技能之後,李邁更是有了接近s級大導演的能力!
如果喜歡《升級大導演》,請把網址通過qq、yy發給您的朋友,或把網址發布到貼吧、微博、論壇。
收藏本頁請按ctrl+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桌麵請猛擊。
添加,有時,將會發送郵件到您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