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紅顏擾王心!
雪梨院正屋之中,詹嬤嬤眼瞧著一炷香燃儘,笑著頷首“姑娘不愧是秦丞相的嫡女,果真聰慧過人、一點既透,這站姿姑娘學的極好!您這會子也該乏累了,不如歇一歇?”
“多謝詹嬤嬤。”秦宜寧雖應著,端莊的身姿卻並未亂一寸,隻是神態上多了幾分放鬆。
詹嬤嬤見她如此,更是喜歡。
“姑娘學以致用,是極有靈性的。這規矩禮儀雖人人都懂,卻不是人人能做的漂亮。今後您要做的,是要讓新的習慣深入您的骨髓,讓您身上的每一根骨頭、每一塊肉,都擁有新的記憶,這樣才能有處變不驚的風儀。”
“詹嬤嬤說的是。”秦宜寧深感讚同,認真的點頭。
“往後姑娘的一舉一動,不論是坐、臥、行走,每一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奴婢都會仔細為姑娘講解,讓姑娘領會到您的每一個舉動和眼神,都會帶給旁人什麼樣的感受。”
秦宜寧聞言眨了眨眼,若有所思。
見她這般神態,詹嬤嬤忍不住教導道“您是大姑娘了,有些話奴婢不說您也懂得,如姑娘這般的大家閨秀,未來的路就全在婚姻一途之上。而且如您這般家世煊赫的貴女,您未來的夫家底子並不會弱。
“身為女子,能得夫家的喜愛,中饋女紅、品行才華要緊,而大宅生活中,少不得與人交往,孝順長輩和睦姑嫂自然最是要緊的,能在與人交往之時,準確的把握住自己的一舉一動,能將各種意思精準的表達出來,並且能從旁人細微的小動作上分析出人的心情和心理,這樣的本事雖不是人人都能學會,但姑娘可以嘗試去了解。”
秦宜寧聞言,望著詹嬤嬤的眼神充滿了感佩。
這是秦宜寧回府之後,第一次有人將她既定的未來攤開在麵前,然這般對她坦誠的人卻不是她的母親、祖母,或者任何的女性長輩,卻是一位教養嬤嬤。
她知道,詹嬤嬤隻是教導規矩來的,許多話她不說也可以。
如此格外的關照,她感激不已。
詹嬤嬤一對上秦宜寧那雙仿佛會說話的翦水大眼,心裡就喜歡,笑著道“就如姑娘現在的眼神,奴婢能看得出您的歡喜和感激,奴婢方才說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自己會用肢體語言,又能夠讀得懂旁人的肢體語言,能做到這些姑娘往後在夫家也會便利許多。您或許沒有總結這些,如今卻是已經不經意在用,而且奴婢也感受到了您的善意。”
秦宜寧臉上便有些微的紅暈,頷首道“我明白了。”
詹嬤嬤又道“規矩禮儀,其實是分開來的兩個意思,規矩是一種規則,若做錯了有可能引人笑話,更可能引來殺身之禍。而禮儀,卻是一種與人交往之時能讓人感受到如沐春風的本事。”
“不僅肢體上,還有人的語言、語氣、穿戴、配色等等上體現出來。這段時間,奴婢還會為姑娘講一些衣飾的搭配。譬如什麼顏色搭配會給人何種感覺,什麼衣服又該搭什麼首飾。這樣姑娘日後見到陌生人,從喜好穿戴上首先就會對人產生一種認識。”
“所以,我看到的人,也有可能是故意那般穿戴表現,或許為了迷惑旁人,也或許為了增強
旁人的某一種感覺,故意表現出一種模樣來讓我看到?”
詹嬤嬤笑意加深“姑娘聰慧。”
“不,是嬤嬤關愛。我自小長在鄉野山林,並未接觸過這些,想來也不會有人細細的為我分析這些,您的幾句提點,使我受益匪淺,對我的未來幫助極大。”秦宜寧感激的行禮“往後還要多勞煩嬤嬤了。”
側身避開她的禮,詹嬤嬤也還了大禮。
她雖是奉皇後諭旨不得不來,如今一個下午的接觸下來,也是真心喜愛、尊重麵前的少女,覺得她坦誠又可愛,絲毫沒有做作。
在宮中侍奉多年,詹嬤嬤見過的女子形形色\色,美貌的很多,聰慧的也不少,但如秦宜寧這般和她眼緣的卻是頭一個。
與秦宜寧相處,既不會覺得她過分的客氣諂媚,失了她相府千金的身份,也不會覺得她自視甚高妄自尊大,令人厭煩的懶得開口。她能夠將她們的關係把握在一個令人舒服的距離,讓詹嬤嬤這個見慣了冷暖的都忍不住想將自己所知的多告訴她一些。
“今日時辰差不多了,姑娘想必還有其他的事要做,奴婢就先告辭了。”詹嬤嬤笑著站起身。
秦宜寧忙道“嬤嬤勞累了一下午,我已命人預備了晚膳,請您留下,咱們一同用膳可好?”
“姑娘賜飯奴婢感激不已,隻是您是相爺的掌珠,身份尊貴,奴婢不敢冒犯,您的好意奴婢心領了。”詹嬤嬤微笑推辭。
秦宜寧搖頭笑道“您如今是我的教養嬤嬤,便也是我的師父。弟子與師父同桌用飯,還要算弟子僭越了呢,請您千萬不要客氣了。”
這一番話說的太熨帖,讓詹嬤嬤根本無法推辭,她也有心與秦宜寧更近一些,便客氣的道謝留下了。
飯菜並非是多麼豐盛的酒席,不過也是秦宜寧特意吩咐祝嬤嬤去廚房使了銀子加了菜的,四葷四素一羹,因祝媽媽的兒媳就在廚房當差,做的也照比尋常的飯菜要仔細一些,味道自不必說。
一餐飯下來,雖守著食不言的規矩,二人也覺得關係又緊密一些。
飯罷吃了茶,詹嬤嬤再度告辭,秦宜寧就囑咐瑞蘭和秋露二人去送詹嬤嬤回客院休息,還留了秋露在客院貼身服侍,千萬不要怠慢。
其實,府裡聽說宮裡來了一位教養嬤嬤也並未在意,原是安排詹嬤嬤住在雪梨院西廂房的。